关于愁人长的诗词(2363首)

741 《猛虎行》 唐·李白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乐府忧国忧民

742 《猛虎行》 唐·李贺

长戈莫舂,长弩莫抨。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
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写虎忧愤忧国

743 《寄荆娘写真》 唐·李涉

章华台南莎草齐,长河柳色连金堤。
青楼曈曨曙光蚤,梨花满巷莺新啼。
章台玉颜年十六,小来能唱西梁曲。

744 《梦中歌》 唐·张生妻

叹衰草,络纬声切切。
良人一去不复还,今夕坐愁鬓如雪。
(为长须人歌)

745 《荷叶杯》 唐·顾夐

春尽小庭花落,寂寞,凭槛敛双眉。
忍教成病忆佳期,知摩知,知摩知。
歌发谁家筵上,寥亮,别恨正悠悠。

清明节写人踏青

746 《扫花游·西湖寒食》 宋·吴文英

冷空淡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
艳晨易午。
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
骤卷风埃,半掩长蛾翠妩。

寒食节风俗春游写景

747 《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 宋·魏承班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横数扇。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愁倚锦屏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线。
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婉约闺怨春天对月怀人

748 《大鹏赋·并序》 唐·李白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
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
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

志向

749 《九歌 少司命》 先秦·屈原

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1]。
绿叶兮素枝[2],芳菲菲兮袭予[3]。
夫[4]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750 《喜归述怀留别李于鳞王元美徐子与宗子相四子》 明·梁有誉

天地炎州外,云涛涨海边。
为儒嗟世业,结社断尘缘。
髫龀趋先子,荣枯忆往年。
时推骢马使,人避铁冠贤。

751 《明月篇》 明·王廷相

明月漾金波,盈盈隔绛河。
桂殿飘香迥,兔宫丸药多。
七襄机冷停织女,九重帘卷颦嫦娥。
嫦娥织女时同伴,天上人间愿相见。

752 《贺新郎 九日》 宋·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重阳节宋词三百首

753 《云游歌》 宋·白玉蟾

云游难,云游难,万里水烟四海宽。
说着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头酸。

754 《腊雪五首》 宋·苏辙

长恐冬无雪,今朝忽暗空。
细声闻簌簌,远势望蒙蒙。
湿润犹兼雨,倾斜半杂风。
丰登解多事,欢喜助三农。

755 《舟入蔡河怀徐幼文》 明·杨基

忆初见君江浦外,七尺长身齿含贝。
君年未冠复新婚,锦带吴钩紫丝佩。
豪姿侠气飒萧爽,春鸿轻便秋隼快。
结交梁楚燕赵间,追慕廉蔺羞郭解。

756 《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唐·刘长卿

风流一才子,经史仍满腹。
心镜万象生,文锋众人服。
顷游灵台下,频弃荆山玉。
蹭蹬空数年,裴回冀微禄。

757 《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唐·刘长卿

风流一才子,经史仍满腹。
心镜万象生,文锋众人服。
顷游灵台下,频弃荆山玉。
蹭蹬空数年,裴回冀微禄。

758 《时平后送范伦归安州》 唐·刘长卿

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
沧海初看汉月明,紫微已见胡星落。
忆昔扁舟此南渡,荆棘烟尘满归路。

759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唐·杜甫

衡岳啼猿里,巴州鸟道边。
故人俱不利,谪宦两悠然。
开辟乾坤正,荣枯雨露偏。
长沙才子远,钓濑客星悬。

760 《原上新居十三首》 唐·王建

新占原头地,本无山可归。
荒藤生叶晚,老杏著花稀。
厨舍近泥灶,家人初饱薇。
弟兄今四散,何日更相依。

* 关于愁人长的诗词 描写愁人长的诗词 带有愁人长的诗词 包含愁人长的古诗词(23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