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愁路的诗词(2588首)

961 《最高楼(春恨)》 宋·毛滂

新睡起,熏过绣罗衣。
梳洗了,百般宜。
东风淡荡垂杨院,一春心事有谁知。
苦留人,娇不尽,曲眉低。

伤春感叹人生

962 《满庭芳》 宋·沈蔚

疏木藏钟,轻烟笼角,几家帘幕灯光。
暮砧声断,空壁锁寒浆。
入袂西风阵阵,彻醉骨、都不胜凉。
栏干外,依稀嫩竹,月色冷如霜。

议论讽刺感叹人生

963 《蓦山溪》 宋·沈蔚

想伊不住。
船在蓝桥路。
别语未甘听,更拟问、而今是去。
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

七夕节

964 《梦横塘》 宋·刘一止

浪痕经雨,鬓影吹寒,晓来无限萧瑟。
野色分桥,翦不断、溪山风物。
船系朱藤,路迷烟寺,远鸥浮没。
听疏钟断鼓,似近还遥,惊心事、伤羁客。

965 《好事近》 宋·曹组

茅舍竹篱边,雀噪晚枝时节。
一阵暗香飘处,已难禁愁绝。
江南得地故先开,不待有飞雪。
肠断几回山路,恨无人攀折。

赠答赞美友人抒情

966 《水调歌头·淮阴作》 宋·朱敦儒

当年五陵下,结客占春游。
红缨翠带,谈笑跋马水西头。
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

追忆抒情伤怀惆怅

967 《风流子》 宋·朱敦儒

吴越东风起,江南路,芳草绿争春。
倚危楼纵目,绣帘初卷,扇边寒减,竹外花明。
看西湖、画船轻泛水,茵幄稳临津。
嬉游伴侣,两两携手,醉回别浦,歌遏南云。

968 《卜算子慢》 宋·朱敦儒

凭高望远,云断路迷,山簇暮寒凄紧。
兰菊如斯,燕子怎知秋尽。
想闺中、锦换新翻晕。
自解佩匆匆散后,鸳鸯到今难问。

969 《蓦山溪》 宋·朱敦儒

东风不住。
几阵黄梅雨。
风外晓莺声,怨飘零、花残春暮。
鸳鸯散后,供了十年愁,怀旧事,想前欢,忍记丁宁语。

970 《杏花天》 宋·朱敦儒

残春庭院东风晓。
细雨打、鸳鸯寒峭。
花尖望见秋千了。
无路踏青斗草。
人别后、碧云信杳。
对好景、愁多欢少。
等他燕子传音耗。
红杏开也未到。

971 《西江月》 宋·朱敦儒

正月天饶阴雨,江南寒在晨朝。
娇莺声袅杏花梢。
暗淡绿窗春晓。
好梦空留被在,新愁不共香销。
小楼帘卷路迢迢。
望断天涯芳草。

咏物柳树同情女子

972 《清平乐》 宋·朱敦儒

相留不住。
又趁东风去。
楼外夕阳芳草路。
今夜短亭何处。
杏花斜压阑干。
朱帘不卷春寒。
惆怅黄昏前后,离愁酒病厌厌。

973 《朝中措》 宋·周紫芝

雨余庭院冷萧萧。
帘幕度微飙。
鸟语唤回残梦,春寒勒住花梢。
无聊睡起,新愁黯黯,归路迢迢。
又是夕阳时候,一炉沈水烟销。

974 《蓦山溪》 宋·周紫芝

月眉星眼,阆苑真仙侣。
娇小正笄年,每当筵、愁歌怕舞。
水亭烟树,春去已无踪,桃源路。
知何处。

975 《好事近(青阳道中见梅花·是日微风,花已有落者)》 宋·周紫芝

江路绕青山,山翠扑衣轻湿。
谁酿晚来云意,做一天愁色。
竹溪斜度尽篮舆,疏梅暗香入。
何处最关心事,恨落梅风急。

976 《望江南》 宋·李纲

云岭水,南北自分流。
触目澜翻飞雪浪,赴溪盘屈转琼钩。
呜咽不胜愁。
归去客,征骑远闽州。
路入江南春信未,日行北陆冷光浮。
还揽旧貂裘。

977 《江城子(和吕丞送进士赴省)》 宋·张纲

宝津楼下柳阴重。
画桥东。
戏鱼龙。
闻喜当时,开宴盛仪容。

978 《点绛唇·闺思》 宋·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衰草 一作:芳)

宋词精选闺怨伤春伤别

979 《菩萨蛮》 宋·吕本中

客愁不到西池路。
残春又逐花飞去。
今日傍池行。
新荷昨夜生。
故人千虑绕。
不道书来少。
去住隔关河。
长亭风雨多。

春天

980 《清平乐》 宋·吕本中

故人何处。
同在江南路。
百种旧愁分不去。
枉被落花留住。
旧愁百种谁知。
除非是见伊时。
最是一春多病,等闲过了酴醿。

* 关于愁路的诗词 描写愁路的诗词 带有愁路的诗词 包含愁路的古诗词(25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