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谤的诗词(105首)

21 《古宫怨》 唐·长孙佐辅

窗前好树名玫瑰,去年花落今年开。
无情春色尚识返,君心忽断何时来。
忆昔妆成候仙仗,宫琐玲珑日新上。

22 《闻开江相国宋(一作宋相公申锡)下世二首》 唐·杜牧

权门阴进夺移才,驿骑如星堕峡来。
晁氏有恩忠作祸,贾生无罪直为灾。
贞魂误向崇山没,冤气疑从湘水回。

23 《闻开江宋相公申锡下世二首》 唐·许浑

权门阴奏夺移才,馹骑如星堕峡来。
晁氏有恩忠作祸,贾生无罪直为灾。
贞魂误向崇山殁,冤气疑从汨水回。

24 《偶书五首》 唐·司空图

衰谢当何忏,惟应悔壮图。
磬声花外远,人影塔前孤。
色变莺雏长,竿齐笋箨垂。
白头身偶在,清夏景还移。

25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26 《上林春》 宋·晁端礼

霖雨成功,堂称继美,旧说安阳家世。
峻岳降神,长庚应梦,佳辰况当秋霁。
玉函金篆,帝锡与、寿眉齯齿。
向清时、便告老,尽取貂蝉轻弃。

27 《番禺调笑》 宋·洪适

句队盖闻五岭分疆,说番禺之大府;一尊属客,见南伯之高情,摭遗事于前闻,度新词而屡舞。
宫商递奏,调笑入场。
羊仙黄木湾头声B278B278然。
碧云深处起非烟。

28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宋·辛弃疾

暗香横路雪垂垂。
晚风吹。
晓风吹。
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

咏物梅花品格抒情

29 《临江仙(壬午七夕)》 宋·刘辰翁

天际何分南与北,五更纵又成横。
夜来拾得断河星。
化为一片石,持去问君平。
老大看天一笑,儿童问我须应。
向来牛女本无名。
要知天上事,亦似谤先生。

恋情

30 《贺新郎(寿王侍郎简卿)》 宋·刘仙伦

某兹者共沉某官道协降神,祥开诞旦。
五百年而名世,允谓间生;八千岁而为春,定膺难老。
俯仰都无于愧怍,谤谗何损于忠良。
却雁鹜而暂得闲身,对龟鹤而永绥眉寿。

31 《进学解》 唐·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古文观止劝学抒怀怀才不遇

32 《子产不毁乡校颂》 唐·韩愈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
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
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
”曰:“何患焉?可以成美。

历史故事寓理

33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34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35 《答苏武书》 两汉·李陵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
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韦韝毳幕,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

古文观止战争书信散文

36 《尚德缓刑书》 两汉·路温舒

汉昭帝逝世,昌邑王刘贺被废黜,汉宣帝刘询刚刚登上皇位。
路温舒呈上奏书,奏书说: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其辞曰:“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
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

古文观止讽刺

37 《潮州韩文公庙碑》 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古文观止碑文赞颂写人

38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39 《七谏》 两汉·东方朔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楚辞

40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 关于成谤的诗词 描写成谤的诗词 带有成谤的诗词 包含成谤的古诗词(10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