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义的诗词(217首)

81 《喜晴》 宋·曾巩

天晴万里无纤风,江平水面磨青铜。
光华逸发万物上,精气夐与扶桑通。
我行江汉道苦恶,十步九折遗西东。
况遭积雨驾高浪,沙翻石走相撞舂。

82 《二鬼》 明·刘基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
,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
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

83 《观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
筭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84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清·梁启超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

85 《北行别人》 宋·谢枋得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
天下久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伯夷清。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
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86 《孔雀东南飞》 两汉·汉无名氏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

87 《经史阁四言诗》 未知·张衡

玄黄氤氲,混沌未死。
道隐冥默,文郁雕跂。
蚩蚩熙熙。
结绳而治。

88 《沈叔子解番刀为赠二首》 明·徐渭

知君本有吞胡气,太白正高秋不雨。
白蛇五尺自西来,出匣不多飞欲去。
佩此刀,向辽阳,土蛮畏死为君降。
阏氏纵有菱花镜,断却蝤蛴那得妆。

89 《乙卯残腊,由横滨搭法轮赴春申,在太平洋》 近代·李大钊

浩渺水东流,客心空太息。

神州悲板荡,丧乱安所极?⑤
八表正同昏,一夫终窃国。

90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宋·张嵲

三泉退敌捐躯日,五岭逢纷去国年。
皇天自古扶忠义,不必临风畏跕鸢。

91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宋·刘黻

扶舆播清淑,何代不毓才。
森森万壑松,盍厚拱把培。
蒙养正性存,临教大义开。
嗟哉古道息,习气少已乖。
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
户庭且得色,斯文何望哉。

92 《佥书枢密院事张公》 宋·靖康小雅

金人强悍,一岁再至。
公提郡兵,疾驱入卫。
敌将易姓,公秉大义。
独敢抗言,必复赵氏。
欲扶日驭,力扫氛翳。
身拘名张,忠烈振世。

93 《和佥事夹谷之寄韵》 宋·方逢辰

夫子说周易,肇开太极分。
及乎作春秋,下逮西狩麟。
混辟至决裂,坚冰致习驯。
三皇何皞皞,五帝何纷纷。

94 《钱判府国史直讲秘书赴镇南剑》 宋·方逢辰

番江之峰高插天,番湖之水渊其渊。
山川钟作一书簏,胸次汹涌万斛泉。
呼来天上佐良史,唤起英雄斧奸魅。
玉堂万字云锦章,赤墀一对国士器。

95 《峡塾讲中庸第二章诗》 宋·方逢振

滔滔逝者若斯夫,不有耆儒孰共扶。
昭揭五条皆达道,由来一本不殊途。
圣贤奥义难穷尽,老笔名言妙写模。
我欲研硃同点易,先生肯位此中无。

96 《峡塾讲中庸第二章》 宋·高公泗

滔滔逝者若斯夫,不有耆儒孰共扶。
昭揭五条皆达首,由来一本不殊途。
圣经奥义难穷尽,老笔名言妙写模。
我欲研硃同看易,先生肯往此中无。

97 《益州州学对训堂》 宋·何郯

益为蕃捍西南隅,物众地大称名都。
择守来頒兹土政,治人颇与他邦殊。
蹉跌一有戾條教,便宜皆得行黥诛。
群奸帖息不敢动,无复弄兵觊穿窬。

98 《挽李制干》 宋·黄刍

先生云卧在梅峰,胸饱珠玑貌自丰。
端坐浑如乔岳象,传经足并化工同。
门前桃李春长在,身后勋名远更通。
见说义兵扶社稷,千年国史纪元功。

99 《春日田家三首》 宋·黄大受

二月祭社时,相呼过前林。
磨刀向猪羊,穴地安斧鬵。
老幼相后先,再拜整衣襟。
酾酒卜筊杯,庶知神灵歆。

100 《范资政移镇杭州一百韵》 宋·金君卿

圣门高弟游渊源,当时所得惟十贤。
科张言行政与学,兼此四者谁能然。
公含天资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谟全。
轩昂盛时进以道,行高德钜齐回骞。

* 关于扶义的诗词 描写扶义的诗词 带有扶义的诗词 包含扶义的古诗词(2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