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几的诗词(533首)

161 《大鹏赋·并序》 唐·李白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
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
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

志向

162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163 《哀马》 宋·梅尧臣

瘠彼单于马,赠我信都侯。
信都恶顽恶,不使服车輈。
我从南土归,涉河假扁舟。
将趋未央朝,无乘谁可求。

164 《双调·夜行船》 元·马致远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

165 《读书》 宋·曾巩

吾性虽嗜学,年少不自强。
所至未及门,安能望其堂。
荏苒岁云几,家事已独当。
经营食众口,四方走遑遑。

166 《送艾太仆六十韵(太仆以乙科为郎,论江陵起》 明·汤显祖

世阀高临汝,衣冠起岳州。
精灵华盖晓,气脉洞庭秋。
江汉称才子,潇湘托好逑。
儒林苍玉满,郎署白云悠。

167 《秋夜与子充论文退而赋诗一首因简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虚之气随物形,天声地声由此生。
小或簸荡吼河海,大将触搏流风霆。
天轮胶戾神鬼战,地轴挺拔蛟龙争。
圈臼洼污各异奏,彯沙礜石咸齐鸣。

168 《忆山送人》 宋·苏洵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169 《绿珠词》 宋·邓林

涼台潇洒临清波,幄翠帘珠明绮罗。
哀丝豪竹按新歌,红潮素脸春风和。
主君观娱美人醉,报有无情使车至。
几丛兰麝俱委尘。

170 《浦子口作寄吴隐君梦旸》 明·吴兆

潮满金陵渚,风高浦子城。
烟帆来楚色,霜叶下秋声。
水国开千市,天家驻五兵。
旌旗摇列垒,鼓角动连营。

171 《紫花儿序·也不学刘伶荷锸》 元·王实甫

也不学刘伶荷锸,也不学屈子投江,且做个范蠡归湖。
绕一滩红蓼,过两岸青蒲。
渔夫,将我这小小船儿棹将过去。
惊起那几行鸥鹭。
似这等乐以忘忧,胡必归欤。

172 《鹤联句》 宋·滕宗谅

上霄降灵气,钟此千年禽。
幽间靖节性,孤高伯夷心。
颉颃紫霄垠,飘飖沧浪浔。
岳湛有仙姿,多钧韶无俗音。

173 《宿天台万年寺》 宋·陈知柔

古寺来投宿,云岩第几层。
有诗堪供佛,无事且依僧。
小阁泉喧枕,修廓雨暗灯。
好峰看未足,梦绕碧崚嶒。

174 《登更好堂同景思少卿表丈韵》 宋·王嵎

万里同行一瘦筇,寻山问水有先容。
更穷天姥投南路,已过台山第几峰。
从此又随双涧月,不妨曾听五峰钟。
却从更好堂前望,满眼诗材思不供。

175 《即事》 宋·虞俦

春工投老日駸駸,阅遍芳菲又绿阴。
不复椅梧倾宿凤,几番淮海变鸣禽。
太阿自抚为知己,焦尾谁弹莫赏音。
高下风花何足问,向来出处固无心。

176 《水龙吟·腰刀首帕从军》 宋·李璮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闲凝眺。
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
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
叹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177 《赋荒到天台有作二首》 唐·李琪

驰驱徒步问民饥,似我寒儒负笈时。
偪仄荒村随户到,萧疏几屋有烟炊。
平林带暝投山驿,苍鬓卫寒湿雨丝。
野老不知巡历至,相逢尔汝话家私。

178 《南浦 会波村,在松江城北三十里·其西九山》 元·陶宗仪

水兼九山南过村外,以入于海。
而沟塍畎浍,隐翳竹树间。
春时桃花盛开,难犬之声相闻,殊有武陵风概,隐者停云子居焉。
一舟曰水光山色,时放乎中流,或投竿,或弹琴,或呼酒独酌,或哦咏陶谢韦柳诗,殆将与功名相忘,尝坐余舟中茗供,襟抱清旷,不觉度成此曲。

179 《木兰花慢 为姜提刑寿》 元·魏初

记当年分陕,拥飞盖、入长安。
把渭北终南,秦宫汉阙,都入凭兰。
追随大浑几日,又嘉陵山色上征鞍。
杨柳离亭痛饮,梅花乐府新翻。

180 《木兰花慢 和陈思济 洞霄诗集卷九》 元·刘元

问神仙何处,寻溪路,水声寒。
此福地灵岩,西南天柱,洞府名山。
翠蛟对谁或舞,更岩飞、龙凤骇人看。
见说丹成仙去,当年跨鹤乘鸾。

* 关于投几的诗词 描写投几的诗词 带有投几的诗词 包含投几的古诗词(53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