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感的诗词(325首)

61 《臣恭和御制昨秋曲宴近体诗一首缮写投进冒渎》 宋·周必大

寰游不为菊丛生,观宴元因谷顺成。
阁御芙蓉称曼寿,殿开选德奏和声。
玉觞未饮心先醉,宝墨遥瞻眼倍明。
身在金坡空感遇,论思深愧策平平。

62 《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 宋·白玉蟾

玉女鸣珂佩,投壶不忆题。
刘安无复傲,殿殿叩星扉。

63 《次韵钱济明赠感慈长老》 宋·晁补之

我闻栖禅人,一念超十地。
云何别影事,未免依缘气。
譬如幻男女,机废根随废。
不然怖头走,此病穷三世。

64 《次韵王正甫马陵感事》 宋·晁补之

风雨关河浩荡愁,骚人憭栗对清秋。
追君旧事何堪听,投我新诗不易酬。
纸上安知百年后,酒中聊可一生浮。
言归款段谁能约,正有疏顽马少游。

65 《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 宋·苏辙

幽忧随秋至,秋去忧未已。
南城试登望,百草枯且死。
落叶投人怀,惊鸿四面起,所思不可见,欲往将安至。
斯人定谁识,顾有二三子。

66 《感时事戏作》 宋·张舜民

少年辛苦校虫鱼,晚岁雕虫耻壮夫。
自是诸生犹习气,果然紫诏尽驱除。
酒间李驾皆投笔,地下班扬亦引车。
惟有少陵顽钝叟,静中吟撚白髭须。

67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宋·张元干

贼马环京洛,朝廷尚议和。
伤心闻徇地,痛恨竞投戈。
始望全三镇,谁谋弃两河。
群凶未葅醢,吾合老江波。

68 《过白彪访沈次律有感十六韵》 宋·张元干

天骄毒中原,国势苦日削。
一为虚声摇,颠沛几失脚。
翠华栖海隅,虎戯亦太虐。
忽闻哀痛诏,迸泪向寥寞。

69 《感时述事(十首)》 明·刘基

五谿旧三苗,蛇蚓相杂处。
其人近禽兽,巢穴依险阻。
起居任情欲,斗狠竞爪距。
况能识君臣,且不顾子父。

70 《感时述事(十首)》 明·刘基

八政首食货,钱币通有无。
国朝币用楮,流行比金珠。
至今垂百年,转布弥寰区。
此物岂足贵,实由威令敷。

71 《正月廿三日得台州黄元徽书有感(三首)》 明·刘基

客从何乡来,遗我尺素书。
道路险且艰,故人情有余。
妖气晦斗极,黄浊混龙鱼。
何荃不为莸,何麟不为沄。
殷勤故人心,炯若明月珠。
投之千丈泥,万古光不渝。
安得致阊阖,以照君王车。

72 《感秋六首》 宋·郑獬

落日在高木,辉辉淡秋容。
白云起天镜,飞去忽无踪。
雨藓烂漫紫,幽径谁相从。
孤虑如有根,纠结生心胸。

73 《感秋六首》 宋·郑獬

轩轩苍角鹰,杀气凌高秋。
一息一万里,独与长风游。
猎骑走霹雳,落臂无虚投。
古冢白鼻狐,立死不得留。

74 《挺山道中早行有感二首》 宋·强至

晨兴事行役,寸禄此时轻。
扑面风霜紧,隔林鸡犬鸣。
遥天分淡色,残月露微明。
便欲投簪去,无田可力耕。

75 《和黄预感秋》 宋·陈师道

宿云护朝霜,秋阳佐残暑。
蝇痴驱复来,汗下拭莫御。
庭梧自黄陨,风过成夜语。
幸是可怜生,胡然遽如许。

76 《寓灵峰寺感怀》 宋·郑刚中

遥风入林篠,淅沥生夜愁。
明月过窗牖,照此虚室幽。
念从出怀绷,志在承箕裘。
唯知业书卷,何尝识戈矛。

77 《感事》 宋·李石

一水遮金骑,诸州办甲衣。
书生投笔砚,随口说兵机。

78 《携子孙到四明洞节叙有感》 宋·李石

四昨本山名,与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贶。
我非济时才,香火三遣放。
再为玉局吏,圣恩覃旷荡。

79 《感戚夫人事》 宋·姜特立

女以色而死,士以才而亡。
处才不才间,此语最深长。
我昔愚自信,遭逐方悲伤。
投迹归山林,为乐特未央。

80 《食墨鱼有感》 宋·虞俦

诳人吐尽胸中墨,不料反为人所得。
祸变之来非所虑,仅与诗人供一筹。
韩非竟以说难死,杨恽诗成汙刀机。
子云嗜学甘寂寞,晚年奇字终投阁。

* 关于投感的诗词 描写投感的诗词 带有投感的诗词 包含投感的古诗词(3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