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折色的诗词(842首)

621 《依韵和叔治晚春梅花》 宋·梅尧臣

楚人住处将为援,越使传时合有诗。
常是猎前混雪色,却惊春半见琼姿。
笛吹远曲还多怨,风送清香似可期。
我欲细看持在手,谁能为折向南枝。

622 《邻家桃花》 明·高启

春色东家出,相窥似有心。
曲垣遮自短,别院闭还深。
影动疑人折,香摇妒蝶寻。
好风时解意,吹片拂罗襟。

623 《泛南溪(二首)》 明·高启

山折水暂旋,山开水仍往。
东陂汇初成,秋色弥然广。
碧萝花茸茸,月映石壁上。
此夕试沿洄,一理烟中舫。
¤

624 《剡原九曲(九首)》 明·高启

山折水暂旋,山开水仍往。
东陂汇初成,秋色弥然广。
碧萝花茸茸,月映石壁上。
何时试沿洄,一理烟中舫。
¤

625 《姑苏杂咏 玩花池(在灵岩山)》 明·高启

桃枝兼杏枝,春色绕宫池。
正爱红繁处,还怜绿净时。
芳香泛幽沚,媚影照清漪。
垂条看妓折,堕萼见鱼吹。
杯涵明月泻,舟逐彩云移。
水流花落尽,君王醉不知。

626 《次韵邵子文书梦》 宋·晁说之

先生有道无守田,长歌击壤醉伊川。
今式玄冢高嵩峦,嗣子诗礼老益端。
少从父友学其难,一书百读口角涎。
父友寸步简策边,声名九州四海宽。

627 《请休致後闲书》 宋·晁说之

折轴迷邦漫问津,行藏不断只因循。
那知老作边城守,好去闲为负郭人。
细向旧图逢景色,偶因掘笔得精神。
举军追恨成何事,可笑将军走解巾。

628 《南静川野桃花下独酌因简同年冯中允》 宋·王禹偁

野桃无主满山隈,迁客携觞独自来。
尽日馨香留我醉,每春颜色为谁开。
枝穿绿竹浑疑画,片落丹河去不回。
待约同年一攀折,便如刘阮到天台。

629 《牡丹十六韵》 宋·王禹偁

艳绝百花惭,花中合面南。
赋诗情莫倦,中酒病先甘。
国色浑无对,天香亦不堪。
遮须施锦障,戴好上瑶簪。

630 《五哀诗故尚书兵部侍郎琅琊王公》 宋·王禹偁

琅琊名父子,少孤起徒步。
贽谒桑魏公,藻监非易与。
抚顶久叹惜,王杨许为伍。
诸侯取为官,佐幕大名府。

631 《伍子胥庙》 宋·王禹偁

朝驱下越坂,夕饮当吴门。
停车访古迹,霭霭林烟昏。
青山海上来,势若游龙奔。
星临斗牛卷,气与东南吞。

632 《观调发四首》 宋·刘克庄

南州健儿生佛国,平时宽博如逢掖。
一朝烟尘起荆益,半夜虎符来抽谪。
逗挠法严羽檄迫,仓皇受甲面蓝色。
病夫少也曾从戎,今成新丰折臂翁。
儿郎行矣早策功,安知行间无吕蒙。
虏来定作太尉公,虏去暴露赏亦浓。

633 《□□□□》 宋·刘克庄

翁折高枝空月窟,子提色笔哭烟楼。
有司岂不具只眼,诸老皆当放一头。
鹏背方乘御风势,马蹄肯作看花游。
悬知董子天人对,一洗平津曲学羞。

634 《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 宋·刘克庄

不羡上公被雉衮,宁为野老着牛簑。
素无文思加衰竭,薄有时名合折磨。
幸老舍人工润色,逢新天子建中和。
子来犹自商歌在,旧友何须裹饭过。

635 《宋侯和灯夕诗再用韵二首》 宋·刘克庄

茜袂黄眉出满城,贤侯游豫顺民情。
鼓声足验村田乐,月色遥占辇路晴。
定有儒臣映藜仗,又闻京尹折莲棚。
祠官一瓣无它祝,但愿旄头尽扫清。

636 《癸丑记颜》 宋·刘克庄

放逐归来寂寞滨,颠毛雪色面皮皴。
怪奇昔有观邕者,老丑今无看玠人。
一枕唤回将觉梦,三薰惜取已来身。
绣裳蝉冕丛忧愧,得似先生折角巾。

637 《丘君双荐前尹古田三年有遗爱邑人以为可继阳》 宋·刘克庄

五言徽外弹声古,一点眉间喜色浓。
去莠莆田成沃壤,种花寒地亦春风。
民怀惠爱祠乡祀,上奋英明即墨封。
不比寻常折杨柳,君侯髦士我衰翁。

638 《上黄任道》 宋·王令

家世无双旧,材资第一良。
山川储地秀,日月合天光。
远色抵千古,洪声压四方。
道如天未丧,子让世谁当。

639 《金凤花》 宋·文同

花有金凤为小丛,秋色已深方盛发。
英英秀质实具体,文采烂然无少缺。
纤茎翩翩翠景动,红白粉乱如点缬。
谁云脆弱易飘堕,自卵至翼亦数月。

640 《次舞阳》 宋·陈与义

客子寒亦行,正月固多阴。
马头东风起,绿色日夜深。
大道不敢驱,山径费推寻。
丈夫不逢此,何以知岖嶔。

* 关于折色的诗词 描写折色的诗词 带有折色的诗词 包含折色的古诗词(8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