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招隐诗的诗词(174首)

121 《放鹤亭记》 宋·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
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古文观止隐逸生活

122 《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议论学习勉励

123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124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125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126 《咏怀八十二首》 魏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抒情

127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28 《中秋西湖社集分韵得齐字一百韵》 明·虞淳熙

白月青莲社,文星远聚奎。
长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峦色三台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须会女,张鹿不躔氐。

129 《游虞山记》 清·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
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
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
”仍未及登。

辞赋精选状物写景

130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131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五东湖》 宋·苏辙

不到东湖上,但闻东湖吟。
诗词已清绝,佳境亦可寻。
蜿蜒苍石螭,蟠拏据湖心。
倒腹吐流水,奔注为重深。

132 《东湖》 宋·苏辙

不到东湖上,但闻东湖吟。
诗词已清绝,佳境亦可寻。
蜿蜒苍石螭,蟠拏据湖心。
倒腹吐流水,奔注为重深。

133 《声声慢》 宋·张炎

旧游编否
穿花省路,傍竹寻邻,如何故隐都荒。
问取堤边,因甚减却垂杨。
消磨纵然未尽,满烟波、添了斜阳。

134 《崇法寺》 宋·韩缜

外闻云际山,中有古招提。
新秋喜远览,锐意穷攀跻。
出郭值微雨,凉风晓萋萋。
陂陀越大岭,沙路净无泥。

135 《送刘景文两浙西路都监》 宋·晁补之

刘侯八尺力如虎,遣守黄河千里堤。
闭门寒郊似深隐,虫响秋巷墙悬梨。
我官北门四换岁,访饮屡过城濠西。
雁飞不到建章阙,欲往何异车无輗。

136 《声声慢·穿花省路》 宋·张炎

穿花省路,傍竹寻邻,如何故隐都荒。
问取堤边,因甚减却垂杨。
消磨纵然未尽,满烟波、添了斜阳。
空叹息,又翻成无限,杜老凄凉。

137 《青山读书图》 明·唐寅

湖州得娟俱充袜,我把轻缣试高揭。
东涂西抹出天涯,管领烟霞主风月。
人家联络住青山,良朋好友时往还。
读书比比不出户,柴门流水声潺湲。

138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清·梁启超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

139 《致道观七星桧》 明·邓韨

琳官何岧峣,爽气凌青苍。
中有古桧树,传植自萧梁。
岁远四树存,如斗酌天浆。
东株耸而老,庆历补其亡。

140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宋·苏辙

案牍稀疏意自开,夜阑幽梦晓方回。
青苔红叶骚人事,时见诗简去又来。
东晋仙人借旧山,定应天意许公闲。
郡人欲问史君处,笑指峰峦紫翠间。

* 关于招隐诗的诗词 描写招隐诗的诗词 带有招隐诗的诗词 包含招隐诗的古诗词(1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