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论的诗词(506首)

221 《唐嘉会妻》 明·吴鼎芳

凤皇失其侣,三年独彷徨。
岂无云中鹤,矫矫非所当。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阳。
杨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222 《半生行》 明·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23 《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 宋·苏轼

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脐柏所薰。
香螺脱黶来相群,能结缥缈风中云。
一灯如萤起微焚,何时度尽缪篆纹。
缭绕无穷合复分,绵绵浮空散氤氲。

224 《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宋·苏轼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225 《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 宋·苏轼

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脐柏所薰。
香螺脱黡来相群,能结缥缈风中云。
一灯如萤起微焚,何时度惊缪篆纹。
缭绕无穷合复分,绵绵浮空散氤氲,东坡持是寿卯君。

226 《荆州十首》 宋·苏轼

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
北客随南贾,吴樯间蜀船。
江侵平野断,风卷白沙旋。
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

227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宋·苏轼

我本糜鹿性,谅非伏辕姿。
君如汗血马,作驹已权奇。
齐驱大道中,并带銮镳驰。
闻声自决骤,那复受絷维。

228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宋·苏轼

我本麋鹿性,谅非伏辕姿。
君如汗血马,作驹已权奇。
齐驱大道中,并带銮镳驰。
闻声自决骤,那复受絷维。

229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 宋·苏轼

我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
君为尚书郎,坐拥百吏繁。
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
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

230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 宋·苏轼

卓然精明念不起,兀然灰槁照不灭。
方定之时慧在定,定慧寂照非两法。
妙湛总持不动尊,默然真入不二门。
语息则默非对语,此话要将周易论。
诸方人人把雷电,不容细看真头面。
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江东三语掾。

231 《赠狄崇班季子》 宋·苏轼

狄生臂鹰来,见客不会揖。
踞床咤得隽,借箸数禽入。
短后掬豹裘,犹溅猩血湿。
指呼索酒尝,快把长鲸吸。

232 《次前韵送程六表弟》 宋·苏轼

君家兄弟真连璧,门十朱轮家万石。
竹使犹分刺史符,尚方行赐尚书舄。
前年持节发仓廪,到处卖刀收茧栗。
归来闭口不论功,却走渡江谁复惜。

233 《王中父哀词(并叙)》 宋·苏轼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轼忝冒时,尚有富彦国、张安道、钱子飞、吴长文、夏公酉、陈令举、钱醇老、王中父并轼与家弟辙,九人存焉。
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诗吊之,则子飞、长文、令举殁矣。
又八年,轼自黄州量移汝海,与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相持而泣,则十五人者独三人存耳,盖安道及轼与家弟而已,呜呼悲夫。
乃复次前韵,以遗沇之,时沇之亦以罪谪,家于钱塘云。

234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宋·王安石

当时悔来归又恨,洛阳宫殿焚烧尽。
纷纷黎庶逐黄巾,心折此时无一寸。
恸哭秋原何处村,千家今有百家存。
争持酒食来相馈,旧事无人可共论。

235 《蒙亭》 宋·王安石

隐者委所逢,在物无不足。
山林与城市,语道归一毂。
诗人论巨细,此指尚局束。
颇知区区者,自屏忍所欲。

236 《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 宋·王安石

玉堂新样世争传,况以蛮溪绿石镌。
嗟我长来无异物,愧君持赠有佳篇。
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
还与故人袍色似,论心於此亦同坚。

237 《车螯二首》 宋·王安石

车螯肉甚美,由美得烹燔。
壳以无味弃,弃之能久存。
予尝怜其肉,柔弱甘咀吞。
又尝怪其壳,有功不见论。
醉客快一噉,散投墙壁根。
宁能为收拾,持用讯医门。

238 《送郑叔熊归闽》 宋·王安石

郑子喜论兵,魁然万人敌。
尝持一尺箠,跨马河南北。
方今边利害,口手能讲画。
疑师谷城翁,方略已自得。

239 《车螯》 宋·王安石

海於天地间,万物无不容。
车螯亦其一,埋没沙水中。
独取常苦易,卫生乏明聪。
机缄谁使然,含蓄略相同。

240 《次韵陈叔强见寄》 宋·戴复古

识面者无数,论交要有缘。
未闻苍玉佩,先枉碧云篇。
采凤腾诗笔,持螯泛酒船。
山阴或乘兴,何待菊花天。

* 关于持论的诗词 描写持论的诗词 带有持论的诗词 包含持论的古诗词(5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