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论的诗词(506首)

441 《送焦吏部造朝二首》 宋·李曾伯

向来借箸在筹帷,今趣魁缠入太微。
汉郡奚劳汲生守,洛人喜见范公归。
要持真是明公论,莫急同心济事机。
见说九重勤侧席,细陈长策慰宵衣。

442 《宴湖南章漕乐语口号》 宋·李曾伯

使星一点寿星边,惠我三湘两阅年。
既付龟符还楚垒,便持犀节上尧天。
何参接踵新规在,侨札论心旧识然。
入对丹墀访南事,细陈霜颊障蛮烟。

443 《南窗偶书》 宋·方岳

吾徒例迂疏,与世自少可。
不工口嗫嚅,正坐胸磊砢。
折腰迂人情,高论常轗轲。
归哉夜窗雨,喜不失故我。
琴尊日多暇,未觉此计左。
秋风挟佳月,流光侑孤坐。
持觞酹伯伦,彼豪真蜾蠃。

444 《南窗偶书》 宋·方岳

毛颖轻俗子,孔方疏吾曹。
未须奴事钱,正可仆命骚。
持此将安之,聊足以自豪。
向来与诸儒,尚论夔与皋。
此言终当醉,时命不我遭。
欲语恐惊纷,卑之无甚高。

445 《次韵萧同年古意》 宋·方岳

猗猗者芳兰,翳翳彼幽麓。
不烦汉阴人,抱瓮相灌沐。
春风自桃李,急管乱繁曲。
纷纷众醉间,美此一醒独。

446 《晚泛草塘有鱼入舟呼童脍之适见瑞莲骈植与客》 宋·方岳

柳边又报瑞莲开,持与南薰讨论来。
君子花宁儿女熊,隐居人岂艳阳才。
一经在昔曾双荐,三世於今不异财。
自有老天知我在,草塘晚泛亦佳哉。

447 《非琼花》 宋·方岳

旧传琼花无与双,专奇擅美名此邦。
江南清梦入诗夜,安得一念令心降。
去年骑鹤扬州住,斗酒屡眠云雾窗。
月寒雪冷花未吐,正尔俗叶凡株椿。

448 《再用韵酬朱行甫》 宋·方岳

梦中翠凤飞来双,驾言后土逊名邦。
手持玉简判红紫,敛袂欲以诗城降。
粹容喜动日月角,揖我入对玲珑窗。
为言琼花返蓬阆,下界久矣无根椿。

449 《种瑞香》 宋·方岳

自种幽香傍短棂,荷锄政用雨冥冥。
山家安得瑞龙脑,春事不专红鹤翎。
持身东风论甲乙,与遮西日费丁宁。
何年得似熏笼锦,茗碗时时为乞灵。

450 《次韵段约斋送弟嗣宗来赴吾邑县尉》 宋·陈著

宦游及奉亲,同气有赠言。
至哉天下乐,难与他人论。
昔绶官忧责,先洗□□冤。
行志此其始,宁为利欲昏。
持此娱禄养,有□□孝门。
纷纷时势眼,庶见古罍樽。

451 《送阮子俊归池阳》 宋·陈著

袖携诸老义门诗,烨烨精神起病衰。
千里远来风教地,一言不及浪游私。
山家饭粟论交淡,驿路逢梅信步迟。
古道蔼然三代上,由来好事要扶持。

452 《日食罪言》 宋·姚勉

皇帝十四载,新元纪嘉熙。
仲冬戊寅朔,午漏方中时。
朔风震丘壑,猛籁号枯枝。
黯如商雪天,四野昏垂垂。

453 《黄西有以清江李侯书来袁见招不果就既去西有》 宋·赵文

地僻谷自淳,此世有羲轩。
行携二三子,读书秋树根。
不拟山水窟,忽枉君侯轓。
携持贵人意,仆口不惮烦。

454 《天池寺夜与主僧觉翁圆上共坐谈浯溪山水之胜》 宋·董嗣杲

空云驾我登天池,江山秋渺无津涯。
涉溪蓦栈借杖藜,光景体认裁诗。
峥嵘寺门窝风低,塔铃喧风际天吹。
方丈轩槛供毗尼,老僧喜气扬须眉。

455 《知遇》 宋·华岳

淮阴西汉一英雄,史氏持衡论亦工。
不向追亡羡萧相,却于援死著滕公。
岂知并绩三人杰,皆自当时一语功。
后世人材自戕贼,炎凉安得古人风。

456 《送许士龙秘校》 宋·王炎

南山雾豹隐,北海风鹏飞。
显晦不在人,屈伸各有时。
之子后来秀,蹑屩飘长裾。
俗眼变青白,论士相目皮。

457 《摸鱼子·买陂塘旋载杨柳》 元·许有壬

买陂塘旋载杨柳,尘凡皆与停务。
半生醉梦人间世,翻覆几回云雨。
归有渚。
似真到三山,缥缈红云屿。

458 《齐天乐 次韵王原吉龙江别业》 元·邵亨贞

去年弭棹龙江市,曾瞻故人衡宇。
树隔琴床,芸香书屋,捣药时鸣清杵。
壶*报午。
想频拂词笺,闲修花谱。

459 《西江月·我欲只言清净》 元·马钰

我欲只言清净,恐人入道徘徊。
阐扬龙虎去还来。
初地多便奇怪。
我倦论持婴姹,恐人别意胡猜。
谁知男子产婴孩。
回首自然悟解。

460 《乙庵七十生日寄祝兹篇》 近代·陈三立

东南一儒霜髯髭,曰无所为无不为。
卧起岑楼臣海围,膝穿木榻嗟庶几。
朝嚄暮唶声尤伊,其学溔漭迷津涯。
包缠流略演孔姬,宝书断烂堆案窥。

* 关于持论的诗词 描写持论的诗词 带有持论的诗词 包含持论的古诗词(5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