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挽歌的诗词(366首)

161 《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 唐·徐铉

国有承祧重,人知秉哲尊。
清风来望苑,遗烈在东藩。
此日升缑岭,何因到寝门。
天高不可问,烟霭共昏昏。

162 《光穆皇后挽歌三首》 唐·徐铉

仙驭期难改,坤仪道自光。
閟宫新表德,沙麓旧膺祥。
素帟尧门掩,凝笳毕陌长。
东风惨陵树,无复见亲桑。

163 《葬西施挽歌》 唐·王炎

西望吴王国,云书凤字牌。
连江起珠帐,择地葬金钗。
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
春风无处所,凄恨不胜怀。

164 挽歌》 唐·佚名

红轮决定沈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

抒情

165 《文德皇后挽歌》 唐·朱子奢

神京背紫陌,缟驷结行辀。
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寒光向垄没,霜气入松楸。
今日泉台路,非是濯龙游。

166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 宋·杨亿

太姒徽音盛,长秋命数崇。
黄图分丙殿,玄象应轩宫。
纪注无穷美,声诗内助功。
云阳复土后,陵柏自悲风。

167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 宋·杨亿

母仪垂二纪,坤顺翊玄功。
望断苍梧野,尊归长乐宫。
金涂烘晓日,椒壁起香风。
奄忽违尘世,攀号泣舜瞳。

168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 宋·杨亿

甲族传仙李,遗言在濯龙。
后宫皆率职,外戚早辞封。
彤管流阴教,金根盛国容。
真游一何遽,罢望九疑峰。

169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 宋·杨亿

轩星光太极,阴教正中闱。
外戚黄金穴,深宫大练衣。
雀台愁雾隔,驹隙暗尘飞。
具阙三山路,飘飘仙驭归。

170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 宋·杨亿

德契河洲什,心依黄老书。
濯龙规诫在,飞羽豫游疏。
复土文园接,凝尘丙殿虚。
烝烝天子孝,泣血望涂车。

171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 宋·杨亿

轩游云杳杳,舜孝日烝烝。
椒壁还生沴,铜台亦罢登。
亲桑宁复见,尝药遂无徵。
拱木玄堂闵,凄凉烟雾凝。

172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 宋·杨亿

外家金穴贵,曩日玉衣祥。
万寿瑶觞举,三朝複道长。
小侯亲俎豆,女史焕缣缃。
遽厌人间世,乘云归帝乡。

173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 宋·杨亿

世载河山誓,门无恩泽侯。
公桑空趼馆,仙药阻蓬邱。
悯册藏幽壤,哀笳咽素秋。
后宫彤管在,千古纪徽猷。

174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 宋·杨亿

阃范留椒闼,神游返玉清。
鱼灯照玄寝,骑吹咽重城。
军迫升仙日,人伤丧妣情。
宫中旧长御,行哭尽吞声。

175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 宋·杨亿

外族长安盛,尊名永乐崇。
初陵凄草露,旧殿閴椒风。
鞏树迷凶仗,周原掩寿宫。
圣君悲望处,泪雨泣重瞳。

176 《光穆皇后挽歌三首》 唐·徐铉

永乐留虚位,长陵启夕扉。
返虞严吉仗,复土掩空衣。
功业投三母,光灵极四妃。
唯应彤史在,不与露花晞。

177 《光穆皇后挽歌三首》 唐·徐铉

隐隐阊门路,烟云晓更愁。
空瞻金辂出,非是濯龙游。
德感人伦正,风行内职修,远随偶物化,同此畏轩丘。

178 《参政宣献楼公挽歌辞》 宋·史弥宁

欲知天意各英奇,端为斯文待发挥。
挺挺魏暮祖风烈,堂堂伏湛国光辉。
久参机政儒臣贵,未到公台物论违。
丹旐东风马鞍袅,送车谁不泪襟衣。

179 《参政宣献楼公挽歌辞》 宋·史弥宁

耆英续续必重泉,好在灵光独岿然。
入侍已成鸿鹄羽,退休俄值白鸡年。
伤心藏笈书无恙,盥手开缄墨尚鲜。
刮目相期良不薄,可无斗酒奠桥玄。

180 《皇太后挽歌》 宋·薛居宝

夹日光先业,寒星聚夜台。
慈名千古得,哀诏九天来。
地底鸡人少,云中鹤使催。
宫门芳草遍,从此不须开。

* 关于挽歌的诗词 描写挽歌的诗词 带有挽歌的诗词 包含挽歌的古诗词(3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