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接应的诗词(696首)

81 《饯陈学士还江南同用征字》 唐·张九龄

荷蓧旋江澳,衔杯饯霸陵。
别前林鸟息,归处海烟凝。
风土乡情接,云山客念凭。
圣朝岩穴选,应待鹤书征。

82 《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 唐·宋之问

浮湘沿迅湍,逗浦凝远盼。
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赤岸杂云霞,绿竹缘溪涧。
向背群山转,应接良景晏。

83 《咏钟》 唐·宋之问

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
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
岂惟恒待扣,金簴有馀清。

84 《钟(一作宋之问诗)》 唐·李峤

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
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
欲知常待扣,金簴有馀清。

85 《哭蒋詹事俨》 唐·崔融1

江上有长离,从容盛羽仪。
一鸣百兽舞,一举群鸟随。
应我圣明代,巢君阿阁垂。
钩陈侍帷扆,环卫奉旌麾。

春天写景抒怀忧国忧民感慨

86 《闲园即事寄韦侍郎》 唐·苏颋

结庐东城下,直望江南山。
青霭远相接,白云来复还。
拂筵红藓上,开幔绿条间。
物应春偏好,情忘趣转闲。
宪臣饶美度,联事惜徂颜。
有酒空盈酌,高车不可攀。

87 《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兼郎官数子自顷沉疴…成章》 唐·苏颋

独好中林隐,先期上月春。
闲花傍户落,喧鸟逼檐驯。
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
在山琴易调,开瓮酒归醇。

88 《奉和崔尚书赠大理陆卿鸿胪刘卿见示之作》 唐·苏颋

戏藻嘉鱼乐,栖梧见凤飞。
类从皆有召,声应乃无违。
美价逢时出,奇才选众稀。
避堂贻后政,扫第发前几。

89 《畴昔篇》 唐·骆宾王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写景送别友情

90 《岳州别梁六入朝》 唐·张说

远莅长沙渚,欣逢贾谊才。
江山疲应接,风日复晴开。
江树云间断,湘山水上来。
近洲朝鹭集,古戍夜猿哀。

91 《舞马词六首》 唐·张说

万玉朝宗凤扆,千金率领龙媒。
眄鼓凝骄躞蹀,听歌弄影徘徊。
(圣代升平乐)

92 《送韦商州弼》 唐·沈佺期

会府应文昌,商山镇国阳。
闻君监郡史,暂罢尚书郎。
王事嗟相失,人情贵不忘。
累年同画省,四海接文场。
点翰芳春色,传杯明月光。
故交从此去,遥忆紫芝香。

93 《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 唐·沈佺期

两京多节物,三日最遨游。
丽日风徐卷,香尘雨暂收。
红桃初下地,绿柳半垂沟。
童子成春服,宫人罢射鞴。

写景隐喻抒怀

94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唐·沈佺期

家住东京里,身投南海西。
风烟万里隔,朝夕几行啼。
圣主讴歌洽,贤臣法令齐。
忽闻铜柱使,走马报金鸡。

95 《奉答燕公》 唐·赵冬曦

谁道零陵守,东过此地游。
友僚同省阁,昆弟接荆州。
我逐江潭雁,君随海上鸥。
屡伤神气阻,久别鬓毛秋。
疑岭春应遍,阳台雨欲收。
主人情未尽,高驾少淹留。

96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 唐·王光庭

省俗恩将遍,巡方路稍回。
寒随汾谷尽,春逐晋郊来。
云骑传行漏,烟旄引从台。
惠风初应律,和气正调梅。
雅颂通宸咏,天文接曙台。
灞陵桃李色,应待日华开。

97 《从军行》 唐·贺朝

朔胡乘月寇边城,军书插羽刺中京。
天子金坛拜飞将,单于玉塞振佳兵。
骑射先鸣推任侠,龙韬决胜伫时英。

98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 唐·王维

与世澹无事,自然江海人。
侧闻尘外游,解骖fL朱轮。
平野照暄景,上天垂春云。
张组竟北阜,泛舟过东邻。

99 《与诸公游济渎泛舟》 唐·李颀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
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
皇帝崇祀典,诏书视三公。
分官祷灵庙,奠璧沉河宫。

100 《杂兴》 唐·李颀

沉沉牛渚矶,旧说多灵怪。
行人夜秉生犀烛,洞照洪深辟滂湃。
乘车驾马往复旋,赤绂朱冠何伟然。

* 关于接应的诗词 描写接应的诗词 带有接应的诗词 包含接应的古诗词(6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