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接离的诗词(419首)

81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唐·白居易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82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唐诗三百首小学古诗送别咏物写草

83 《长乐坡送人,赋得愁字》 唐·白居易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84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晨兴因报问龟儿》 唐·白居易

冬旦寒惨澹,云日无晶辉。
当此岁暮感,见君晨兴诗。
君诗亦多苦,苦在兄远离。
我苦不在远,缠绵肝与脾。

85 《自到郡斋仅经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闲…仍呈吴中诸客》 唐·白居易

渭北离乡客,江南守土臣。
涉途初改月,入境已经旬。
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
版图十万户,兵籍五千人。

86 《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以伸酬献》 唐·白居易

三江路千里,五湖天一涯。
何如集贤第,中有平津池。
池胜主见觉,景新人未知。
竹森翠琅玕,水深洞琉璃。

87 《偶作寄朗之》 唐·白居易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88 《偶作寄朗之》 唐·白居易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89 《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见才调集)》 唐·白居易

忆昔嬉游伴,多陪欢宴场。
寓居同永乐,幽会共平康。
师子寻前曲,声儿出内坊。
花深态奴宅,竹错得怜堂。

90 《送陆畅侍御归扬州》 唐·姚合

故园偏接近,霅水洞庭边。
归去知何日,相逢各长年。
山川南北路,风雪别离天。
楚色穷冬烧,淮声独夜船。
从军丞相府,谈笑酒杯前。

91 《和令狐六员外直夜即事寄上相公》 唐·姚合

霜台同处轩窗接,粉署先登语笑疏。
皓月满帘听玉漏,紫泥盈手发天书。
吟诗清美招闲客,对酒逍遥卧直庐。
荣贵人间难有比,相公离此十年馀。

92 《缑氏韦明府厅》 唐·周贺

贵邑清风满,谁同上宰心。
杉松出郭外,雨电下嵩阴。
度雁方离垒,来僧始别岑。
西池月才迥,会接一宵吟。

93 《投江州张郎中》 唐·周贺

要地无闲日,仍容冒谒频。
借山年涉闰,寝郡月逾旬。
驿径曾冲雪,方泉省涤尘。
随行溪路细,接话草堂新。

94 《京口津亭送张崔二侍御(一作津亭送张崔侍御府散北归)》 唐·许浑

爱树满西津,津亭堕泪频。
素车应度洛,珠履更归秦。
水接三湘暮,山通五岭春。
伤离与怀旧,明日白头人。

95 《陪越中使院诸公,镜波馆饯明台裴郑二使君》 唐·许浑

倾幕来华馆,淹留二使君。
舞移清夜月,歌断碧空云。
海郡楼台接,江船剑戟分。
明时自鶱翥,无复叹离群。

96 《送客归峡中(一作将赴京师,津亭别萧处士)》 唐·许浑

津亭多别离,杨柳半无枝。
住接猿啼处,行逢雁过时。
江风飏帆急,山月下楼迟。
还就西斋宿,烟波劳梦思。

97 《陪越中使院诸公,镜波馆饯明台裴郑二使君》 唐·许浑

倾幕来华馆,淹留二使君。
舞移清夜月,歌断碧空云。
海郡楼台接,江船剑戟分。
明时自鶱翥,无复叹离群。

98 《送客归峡中(一作将赴京师,津亭别萧处士)》 唐·许浑

津亭多别离,杨柳半无枝。
住接猿啼处,行逢雁过时。
江风飏帆急,山月下楼迟。
还就西斋宿,烟波劳梦思。

99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节孤独

100 《当句有对》 唐·李商隐

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
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
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
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

* 关于接离的诗词 描写接离的诗词 带有接离的诗词 包含接离的古诗词(4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