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接通的诗词(424首)

41 《钟(一作宋之问诗)》 唐·李峤

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
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
欲知常待扣,金簴有馀清。

42 《春晚紫微省直寄内》 唐·苏颋

直省清华接建章,向来无事日犹长。
花间燕子栖鳷鹊,竹下鹓雏绕凤凰。
内史通宵承紫诰,中人落晚爱红妆。
别离不惯无穷忆,莫误卿卿学太常。

43 《饯泽州卢使君赴任》 唐·苏颋

闻道降纶书,为邦建彩旟。
政凭循吏往,才以贵卿除。
词赋良无敌,声华蔼有馀。
荣承四岳后,请绝五天初。

44 《畴昔篇》 唐·骆宾王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写景送别友情

45 《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 唐·韦嗣立

栖闲有愚谷,好事枉朝轩。
树接前驱拥,岩传后骑喧。
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
既拂林下席,仍携池上樽。

女子思念

46 《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 唐·沈佺期

两京多节物,三日最遨游。
丽日风徐卷,香尘雨暂收。
红桃初下地,绿柳半垂沟。
童子成春服,宫人罢射鞴。

写景隐喻抒怀

47 《奉和受图温洛应制》 唐·牛凤及

八神扶玉辇,六羽警瑶谿.戒道伊川北,通津涧水西。
御图开洛匮,刻石与天齐。
瑞日波中上,仙禽雾里低。
微臣矫羽翮,抃舞接鸾鹥.

48 《奉和御制春台望》 唐·许景先

睿德在青阳,高居视中县。
秦城连凤阙,汉寝疏龙殿。
文物照光辉,郊畿郁葱蒨.千门望成锦,八水明如练。
复道晓光披,宸游出禁移。

49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唐·王丘

德业蕴时宗,幽符梦象通。
台司计祈父,师律总元戎。
出入敷能政,谋猷体至公。
赠行光睿什,宴别感宸衷。

50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 唐·王光庭

省俗恩将遍,巡方路稍回。
寒随汾谷尽,春逐晋郊来。
云骑传行漏,烟旄引从台。
惠风初应律,和气正调梅。
雅颂通宸咏,天文接曙台。
灞陵桃李色,应待日华开。

51 《晚春诣苏州敬赠武员外》 唐·王湾

苏台忆季常,飞棹历江乡。
持此功曹掾,初离华省郎。
贵门生礼乐,明代秉文章。
嘉郡位先进,鸿儒名重扬。

52 《从军行》 唐·贺朝

朔胡乘月寇边城,军书插羽刺中京。
天子金坛拜飞将,单于玉塞振佳兵。
骑射先鸣推任侠,龙韬决胜伫时英。

53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唐·王维

复道通长乐,青门临上路。
遥闻凤吹喧,闇识龙舆度。
褰旒明四目,伏槛纡三顾。
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

54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唐诗三百首山水抒情

55 《与诸公游济渎泛舟》 唐·李颀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
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
皇帝崇祀典,诏书视三公。
分官祷灵庙,奠璧沉河宫。

56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别友情

57 《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宫人》 唐·常建

溪口水石浅,泠泠明药丛。
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
垂岭枝袅袅,翳泉花濛濛。
夤缘斋人目,路尽心弥通。

唐诗三百首秋天写景抒情

58 《送从弟贬袁州(一作皇甫冉诗,题作送从弟豫贬远州)》 唐·刘长卿

何事成迁客,思归不见乡。
游吴经万里,吊屈向三湘。
水与荆巫接,山通鄢郢长。
名羞黄绶系,身是白眉郎。
独结南枝恨,应思北雁行。
忧来沽楚酒,老鬓莫凝霜。

59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 唐·刘长卿

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
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
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60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 唐·刘长卿

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
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
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 关于接通的诗词 描写接通的诗词 带有接通的诗词 包含接通的古诗词(4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