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棹的诗词(146首)

21 《水龙吟(寄陆放翁)》 宋·刘过

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
玉堂无比,三山海上,虚无缥缈。
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
任工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

22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宋·姜夔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稿细细激流冰。
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古诗三百首怀念孤独

23 《寿放翁》 宋·赵汝淳

此老胸中几岁寒,天教长伴白云闲。
有时自弄玉如意,无事更添金博山。
越女棹歌清浅处,巴童吹笛翠微间。
何须重问神仙府,鸾鹤随风自往还。

24 《鸳鸯湖棹歌 之一》 清·朱彝尊

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
依家放鹤洲前水,夜半真如塔火明。

25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八》 清·朱彝尊

阿侬家住秦溪头,日长爱棹横湖舟。
沾云寺东花已放,义妇堰南春可游。

26 《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宋·朱敦儒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豪放

27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宋·姜夔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
百年草草都寒夜,自琢春词剪烛看。

28 《放鱼》 宋·李石

三的计日作放生,薄俸时分及鱼鸟。
别来湖山幽绝处,下者遨游上轻矫。
西归短棹送春波,忍见长鱼困莺绕。
修鳞戢锦纷半破,健尾舒红时一掉。

29 《题陆放翁诗卷》 宋·楼钥

妙画初惊渴骥奔,新诗熟读叹微言。
四明知我岂相属,一水思君谁与论。
茶灶笔床怀甫里,青鞋布袜想云门。
何当一棹访深雪,夜语同倾老瓦盆。

30 《川拨棹·四更里》 元·王哲

四更里,瞥看牛斗光如*。
照遍满宽清虚,放尽灵辉凛冽。
向东方也,玉花结。
攒烛三山似电掣。
熠耀如琼瑶屑。
被这惺惺了了,一齐中宵盗窃。
害风儿,怎生说。

31 《川拨棹·曲中词彻》 元·王哲

曲中词彻。
把来历事亲堪说。
住京兆府外县,终南方孤云白雪。
自观得,玉花结。
活死人兮放些劣。
没地埋,真欢悦。
道号重阳子,字知明姓王名*。
害风儿,怎生说。

32 《棹雪》 宋·叶茵

放船中流天模糊,淅淅霎霎鸣茭芦。
万顷刹那成玉壶,柔舻荡漾歌吴歈。
老渔直前相招呼,骨相子猷洵且都。
其人岂是斯人徒,相顾而笑掀虬须。

33 《喜度岭》 唐·张说

东汉兴唐历,南河复禹谋。
宁知瘴疠地,生入帝皇州。
雷雨苏虫蛰,春阳放学鸠。
洄沿炎海畔,登降闽山陬。

34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别)》 唐·李白

放歌倚东楼,行子期晓发。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

35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高适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
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
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
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

黄河抒怀感慨忧国忧民

36 《次晚洲》 唐·杜甫

参错云石稠,坡陀风涛壮。
晚洲适知名,秀色固异状。
棹经垂猿把,身在度鸟上。
摆浪散帙妨,危沙折花当。
羁离暂愉悦,羸老反惆怅。
中原未解兵,吾得终疏放。

37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唐·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赞颂写人友情

38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唐·钱起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39 《江邑春霖奉赠陈侍御》 唐·孟郊

江上花木冻,雨中零落春。
应由放忠直,在此成漂沦。
嘉艳皆损污,好音难殷勤。
天涯多远恨,雪涕盈芳辰。

40 《江邑春霖奉赠陈侍御》 唐·孟郊

江上花木冻,雨中零落春。
应由放忠直,在此成漂沦。
嘉艳皆损污,好音难殷勤。
天涯多远恨,雪涕盈芳辰。

* 关于放棹的诗词 描写放棹的诗词 带有放棹的诗词 包含放棹的古诗词(1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