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故且的诗词(1403首)

721 《喜归述怀留别李于鳞王元美徐子与宗子相四子》 明·梁有誉

天地炎州外,云涛涨海边。
为儒嗟世业,结社断尘缘。
髫龀趋先子,荣枯忆往年。
时推骢马使,人避铁冠贤。

722 《送王廷桂还姑苏》 明·刘绩

王郎入骨爱风雅,自言生长姑苏下。
一片清冰映玉壶,判知不是栖栖者。
越王台畔偶相逢,握手高谈意颇浓。
西陵缓辔吟秋霁,北瑽西杯坐日舂。

723 《送友人归番阳》 明·刘绩

芳草绿尚浅,故园春又残。
平生为客惯,今日别君难。
短棹吴郎曲,哀弦楚女弹。
江花正满眼,且莫下长干。

724 《朐冈行赠迟户部兼简冯汝强伯仲》 明·陆粲

君不见朐山之冈矗立千万重,高者盘躩如虬龙,下者偃蹇
蹲踞如貔熊。
中起双尖屹相向,青天突兀安屏障。
灵栖仙宅信孤迥,碧涧红泉亦清壮。

725 《张公洞》 明·陆师道

女娲补天馀碨垒,积之厚地藏精灵。
五色久甗真宰怒,地莫敢爱开雷霆。
光通覆盂彻深杳,窦启宝椟窥晶荧。
入门下视气莫测,但见岛屿浮沧溟。

726 《张烈妇》 明·陆师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质不泯。
菖蒲九节花,虽死常流芬。
十三学裁衣,十六诵诗书。
十七妇道成,十八为君妻。

727 《酬别二首》 明·梅蕃祚

一片秋林色,如迎去客舟。
更怜江月好,且为故人留。

728 《兵后过访顾仲瑛感赋(丙申十月)》 明·缪偘

少年壮志已模棱,忆旧怀亲思不胜。
我父竟为逃难客,故人近作在家僧。
身居乱世惭何补,哭到穷途去未能。
相见莫论生死事,且须泥饮尽寒灯。

729 《南箕北有斗》 明·阮自华

客从长安来,良友独无书。
封题数行去,冉冉知何时。
客见故人不,故人宁见思。
客言亦相念,客言亦相思。

730 《拟古诗七十首(录一十三首)》 明·盛时泰

陈思王植赠友往祚颓已久,大业缅方新。
仰视圣皇德,承胤为我亲。
暇日荷休明,高馆集众宾。
中厨列庖馔,水陆备鲜鳞。

731 《送胡景明归》 明·史鉴

岁暮客途远,奈此风雪何。
故人念行役,置酒相婆娑。
高筵无杂宾,欢饮啸且歌。
更长烛易短,乐极哀还多。
良会不可常,别后少经过。
望望天南端,山高水增波。
忽枉寄来篇,恍若闻云和。

732 《门有车马客行》 明·史鉴

翩翩南回雁,哀鸣向秦飞。
道路非不远,乘时安可违。
门有车马客,驾言归故庐。
关中天下险,山河尽城池。

733 《秦淮歌》 明·史鉴

停君金叵罗,听我秦淮歌。
长江西来几千里,沿洄直入台城里。
浮青荡绿南北流,至今犹号秦淮水。
秦淮之水能容舟,秦淮之上花满楼。

734 《怀京口》 明·舒頔

我昔游北固,飘飘紫霞裾。
手招云中君,啸傲惊天衢。
一别回尘寰,于今五载余。
缅怀城中朱紫客,朝台暮省相催迫。

735 《骊山老妓行(补唐天宝遗事,戏效白乐天作)》 明·孙蕡

秋风杨柳凋金缕,冷露芙蓉落芳渚。
寒香晚色何所如,骊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扫山远碧,蝉鬓半抛云乱吐。
时妆无复新妖娆,曩态犹存旧娇妩。

736 《梁父吟》 明·孙蕡

江水何深深,青枫映云林。
衡门一杯酒,抱膝《梁父吟》。
君不见夷吾奋袂投南冠,故人荐引登君门。
扬眉吐论下荆楚,九合冠裳朝至尊。

737 《凤山怀古(三首)》 明·孙华

天兵压境,陈宜中启请太后,欲请三宫浮海,且云舟航已
具。
后曰:“临安十万百姓,能尽载否?”遂迎王师。
莫向登临起叹吁,故宫今是梵王都。

738 《园中十首》 明·唐时升

居贫不学俭,居卑不学恭。
末流多忧患,如在枳棘丛。
我生何不辰,少小遘闵凶。
家贫自力作,岁入方下农。

739 《送贡先生(五十韵)》 明·唐之淳

先生京国来,称有母氏丧。
问之几何时,二十余星霜。
八月发秦淮,九月下涛江。
旦闻云海滴,夜视星斗芒。

740 《清明书感》 明·童轩

两年作县越江湄,回首乡关未得归。
华发又惊佳节换,青云堪叹故交稀。
山村细雨梨花发,茅屋东风燕子飞。
潦倒不须嗟薄宦,且将樽酒送斜晖。

* 关于故且的诗词 描写故且的诗词 带有故且的诗词 包含故且的古诗词(14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