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带的诗词(507首)

401 《赋得真娘墓送蟾上人之虎丘》 明·高启

色相终坏灭,佳人能久妍。
断碑山寺里,小冢竹林边。
兰叶春风带,苔花莫雨钿。
情留吴苑客,梦逐楚台仙。
高僧方宴坐,身在散花天。

402 《登西城门》 明·高启

登城望神州,风尘暗淮楚。
江山带睥睨,烽火接楼橹。
并吞何时休,百骨易寸土。
向来禾黍地,雨露长榛莽。
不见征战场,那知边人苦。
马惊西风笳,鸟散落日鼓。
呜呜城下水,流恨自今古。

403 《南郊大礼诗》 宋·王禹偁

彩城残月带微霜,版奏中严夜未央。
三献欲终侵曙色,百神齐下散天香。
珠旒微乱埙篪韵,迤燎轻笼剑佩光。
此夕商山对何物,猿啼鸟哭树苍苍。

404 《唱山歌》 宋·王禹偁

滁民带楚俗,下俚同巴音。
岁稔又时安,春来恣歌吟。
接臂转若环,聚首丛如林。
男女互相调,其词非奔淫。

405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宋·刘克庄

清早披衣起,春深好事家。
非干眠警枕,自是惜名花。
培溉疏泉脉,攀翻带露葩。
看常先晓蝶,来未散晨鸦。
风恶为台避,晴烘着幙遮。
古人云昼短,莫待夕阳斜。

406 《次韵三首》 宋·刘克庄

病怯春寒添絮衣,神情全减少年时。
仅堪田舍陪乡饮,难向湖亭看水嬉。
清旦羲和升日毂,回风王母带云旗。
管箫声散人归晚,独有萤穿马季帷。

407 《题小室二首》 宋·刘克庄

阡陌东西山北南,半生常带散人衔。
何曾云梦芥八九,一任狙公芧四三。
合上大夫投欲死,甕间吏部寝方酣。
可怜子骏无家法,下见先人面有惭。

408 《伏日》 宋·刘克庄

屋山竹树带疏蝉,净扫风轩散发眠。
老子平生无长物,陶诗一卷枕屏边。

409 《思京口戏周器之》 宋·王令

江南别日醉方醺,贪爱青天带水痕。
忘却碧山归路直,误投浮世俗尘昏。
终期散发江边钓,当有渔舟日系门。
但恨故人犹喜仕,他时胸腹未堪论。

410 《绍兴帅相汤公会五客蓬莱阁登望海亭属某赋诗》 宋·曾几

赫赫会稽郡,潭潭府公居。
一州胜绝处,毕集于庭除。
秦望极高秀,千峰散江湖。
蓬莱为收揽,远近争奔趋。

411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宋·文同

归来山中住,便作山中人。
冠带亦自闲,累月不首身。
散发层岩阿,濯足清涧滨。
石藓黏简册,松风堕衣巾。

412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 宋·陈与义

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
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
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
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
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

413 《送司农少卿杜起莘出守遂宁》 宋·周必大

识公七年前,青衫骑破鞯。
送公七年后,金章大州守。
穷达反掌耳,置之勿复论。
忆公出蜀日,避名如避喧。

414 《次韵溧水令李彦平清赏图》 宋·周必大

俗吏才拘拘,书生志落落。
均之窘几案,底处着丘壑。
中山李长官,整暇非政学。
庭虚吏早散,园古句频琢。

415 《三级泉》 宋·白玉蟾

缘溪深入桃花坞,紫霞隐隐幽禽语。
九层峭壁划春空,三级鸣泉飞暮雨。
落日衔山红影湿,冷云抱石苍崖古。
激回涧底散冰花,喷上松梢雪飘缕。

416 《茶歌》 宋·白玉蟾

柳眼偷看梅花飞,百花头上东风吹。
壑源春到不知时,霹雳一声惊晓枝。
枝头未敢展鎗旗,吐玉缀金先献奇。
雀舌含春不解语,只有晓露晨烟知。

417 《会亭遇资政孙公赴阙公致仕已七年时召归将有》 宋·蔡襄

志节虽落落,不能无谤毁。
壮年自雄豪,末路遽颠委。
众口方丛嘈,即欲置之死。
公尝为大臣,沈冤不辩理。

418 《北苑十咏·采茶》 宋·蔡襄

春衫逐红旗,散入青林下。
阴崖喜先至,新苗渐盈把。
竟携筠龙归,更带山云写。

419 《八咏诗 登台望秋月》 南北朝·沈约

望秋月。
秋月光如练。
照曜三爵台。
徘徊九华殿。

420 《八咏诗 会圃临春风》 南北朝·沈约

临春风。
春风起春树。
游丝暧如网。
落花雰似雾。

* 关于散带的诗词 描写散带的诗词 带有散带的诗词 包含散带的古诗词(50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