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斗端方的诗词(125首)

101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 宋·苏轼

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
每向铜人话畴昔,故教铁杖斗清坚。
入怀冰雪生秋思,倚壁蛟龙护昼眠。
遥想人天会方丈,众中惊倒野狐禅。

102 《奉礼歌》 宋·无名氏

六龙承驭。
紫坛平、瑞蔼葱笼拥神都。
肃环卫、严貔虎。
鸡人行漏传呼。

103 《书窜》 宋·梅尧臣

皇佑辛卯冬,十月十九日。
御史唐子方,危言初造膝。
曰朝有巨奸,臣介所愤嫉。
愿条一二事,臣职非妄率。

104 《答衍师见赠》 明·高启

衍师本儒生,眉骨甚疏峭。
轩然出人群,快若击霜鹞。
早尝垂长绅,挟册诵周邵。
欲陈兴坏端,往应乞言诏。

105 《谒岱祠即事》 宋·晁补之

泽南三百里,极望横天云。
云端色凝黛,谛视初可分。
峥嵘介丘像,澒洞元气屯。
顷刻有变化,惨澹殊明昏。

106 《再次前韵》 宋·朱翌

日走瞿野宅,殷勤问觉圆。
荷珠翻雨碎,荇带逆风牵。
安步穿芒屩,长驱断蜡鞭。
临深呼属玉,骑气道蜿蜒。

107 《南华五十韵》 宋·朱翌

乡里黄梅接,家居祖刹邻。
常闻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坚有悬腰石,空无拂镜尘。
已舂诸米熟,自识本心真。

108 《次韵苏公独酌试药玉滑盏》 宋·陈师道

僊人弃余粮,玉色已可欺。
小试换骨方,价重十冰磁。
灌以长白虹,渺若江海弥。
浮之端不恶,举者亦何辞。

109 《次韵刘宽夫题学士进此庵》 宋·李弥逊

道人清净观,梦幻阅诸有。
成心自得师,率世方结友。
默如彼上人,语合亡是叟。
问焉一得三,疑者十居九。

110 《昭祖送韩文》 宋·邓肃

两鸟相酬不肯休,欲令日月无旋辀。
斯文未丧得韩子,扫灭阴霾霁九州。
古来散文与诗律,二手方圆不兼笔。
独渠星斗列心胸,散落毫端俱第一。

111 《许总卿见和再用韵》 宋·王之望

四纪才名庵世务,七年符节坤维住。
褒功屡有玺书来,趋诏尚迟轺传赴。
男儿功多投老遂,烈士心岂随年暮。
松杉顶秃始干云,骏驵齿长方识路。

112 《读范吏部三高祠堂记》 宋·楼钥

三高之风天与高,三高之灵或可招。
小山以后无此作,具区笠泽空寥寥。
几从垂虹荡双桨,寓目沧浪独怊怅。
笔端不倒三峡流,欲遽招之恐长往。

113 《送制帅林和叔归》 宋·楼钥

使君一何清,鹤骨天与瘦。
少年场屋声,六艺饱芳漱。
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苟。
立朝凛大节,论事几及霤。

114 《送任大卿知汉州任大卿知眉州》 宋·魏了翁

冬卿怀绂行清秋,又送两卿归作州。
寄声三州之父老,从今安用思故侯。
朝廷择守重於昔,亲擢名卿畀华职。
两卿更是敭历深,元把麾来复麾出。

115 《代寿李参预雁湖先生五十韵》 宋·程公许

仙李蝉嫣系绪长,彤岩谱牒自曹王。
滔滔江汉流波漫,濯濯芝兰奕叶芳。
陵井已偕儒术显,异岩尤擅史才良。
榆枌倍借钧重,阀阅高腾万丈光。

116 《用前人代二子用前韵来谢韵》 宋·陈著

苍苍本无为,乌兔争飞驰。
今日为何日,谁叩和与羲。
举目万感集,秋风黍离离。
人生能几何,梦境蛛营丝。

117 《读韩文诗》 宋·释智圆

女娲链五石,能补青天缺。
共工触不周,能令地维绝。
杨孟既云没,儒风几残灭。
妖辞惑常听,淫文蠹石说。

118 《都下次韵酬松阳叶叔文》 宋·项安世

君不见昆罔烈焰燔苍穹,中有一气亘天如白虹。
又不见徂徕之山丈雪,但见磊块硉兀错立于其中。
从来人事看晚岁,不兴儿童争此世。
五金流处要璠玙,万木枯时待松桂。

119 《次韵谭德春见寄》 宋·张镃

端的公宜语个中,对山萦碧照清冬。
鹤毛雨渍苔钱古,蚁穴风堆橡斗重。
已乏尖新陪世话,断无阔匾拆书封。
一轩煨芋方题榜,进过松扉慰我慵。

120 《五月五日寓嘉禾学宫顾东浦载酒相遇二博士偕》 宋·林景熙

嘉禾古三辅,积水何苍茫。
旧游梦历历,况此逢端阳。
束艾肖人形,倾葵抱天常。
萧萧老逢掖,得依夫子墙。

* 关于斗端方的诗词 描写斗端方的诗词 带有斗端方的诗词 包含斗端方的古诗词(1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