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根的诗词(729首)

701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宋·释印肃

直截无根树子铺,超凡越圣大心粗。
忘躯为法方如此,担板真如大丈夫。

702 《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释正觉

一头白发几回春,方信闲身似痴人。
直下放教平稳去,更将何法作根尘。
法无根尘,心无向背。
心无向背,道合自然。
道合自然也,日日好日,年年好年。
东君刀尺裁华木,付与过头杖子禅。

703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释正觉

发白而老,面黄仍病。
穷地水火风之根,得见闻觉知之柄。
一气专柔,诸尘善应。
魏自而良,橘陈而令。
尽大地药了调和之治方,满虚空身识起来之缘性。

704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释正觉

据胡床,握麈柄。
句中起倒,机头偏正。
真得出思议,妙应亡眺听。
彻二仪万象根源,识诸佛历代性命。
曲直逆顺兮任纵任横,长短方圆兮何少何剩。

705 《偈颂七十八首》 宋·释正觉

去时不出户,来时不入门。
清癯山有骨,闲澹云无根。
归家奉祖祢,了事还儿孙。
云水通方士,相期报佛恩。

706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净诸业障菩》 宋·释正觉

证语由来把柄长,重重脱处雪加霜。
众生相在犹流浪,寿命根除自息狂。
退骨龙能将雨去,蜕鳞鲲复得风翔。
郢人斲尽蝇泥也,方见元初鼻孔光。

707 《卫进可寺丞腊月二十九日招我以蔬饭从容胜集》 宋·释正觉

风澜未作见灵源,六处亡功体湛存。
诸法性空方得座,一弹指响顿开门。
寒梅篱落春能早,野雪棂窗夜不昏。
万像森罗心印印,根尘超豁妙无痕。

708 《来上人干延寿院乞颂》 宋·释正觉

披蓁卜筑古林阿,百丈心於老病多。
照彻有无方得我,缘分生灭不干他。
谷云冷抱松根石,山月明悬屋角萝。
若子殷勤圆此话,毗耶城里问维摩。

709 《喜禅人回山》 宋·释重顯

别我游方意未论,瓶盂还喜到云根。
旧岩房有安禅石,再折松枝拂藓痕。

710 《入定观音赞》 宋·释宗杲

世间种种音声相,众以耳听非目睹。
唯此大士眼能观,瞑目谛观为佛事。
於眼境界无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
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显如是义。

711 《和俟其按察咏县学古梅》 宋·舒岳祥

四教堂前百岁梅,北方豪杰为渠来。
清癯自许根封雪,劲峭何妨骨锁苔。
影里青衿饱弦诵,花前玉节照杓魁。
林逋只向孤山种,不及文宣庙里栽。

712 《石上种剑蒲其脊成矣非陶隐居所谓溪荪者耶》 宋·舒岳祥

昆山片玉天生润,雁荡移来手自栽。
禅客久亲清少病,山童勤拂净无埃。
叶端洒洒通心露,根畔疏疏引水苔。
必有事焉还勿助,此方端自养原来。

713 《次韵和正仲碧莲花》 宋·舒岳祥

好翁和了碧桃咏,并欲尽赋园中花。
思迟才退句未吐,高篇已捷老柏涂。
此花蔓生枝自劲,天水碧染雪藕纱。
振鹭蝉联苍玉佩,不比掘阅纷衣麻。

714 《缘识》 宋·宋太宗

偃亚松,笔迹高,来更妙,甚奇特,三十年前曾收得。
上下度量有短长,

715 《缘识》 宋·宋太宗

耳根清静本来修,万法从心不外求。
海岳动摇山色异,玄珠尽在眼中收。
持斋道士寻红叶,醉卧仙人未白头。
麋鹿同群方可信,逢春但笑乐花秋。

716 《逍遥咏》 宋·宋太宗

千年福寿自由人,万象星罗仰在身。
宝马不教龟鳖乳,嘉禾须问谷田神。
根株种植华池内,药鼎煎催运火匀。
混沌分来皆是道,二仪交感八方亲。

717 《寄眠云处士》 宋·宋无

闻说华阳洞,人间第八天。
茅君旌屡降,弘景驾常延。
地吐黄金气,潭流碧玉泉。
神丹光夜发,朱草叶春妍。

718 《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 宋·苏颂

忆昔初读南华篇,但爱闳辨如川源。
沉酣渐得见真理,驰骛造化游胚浑。
潜心四纪不知倦,间日讲解时寻温。
其言无端极放肆,大抵顺物尤连犿。

719 《次韵王丈丰父待制荔枝二十韵》 宋·苏籀

叶实根株尚老苍,龙鳞皋比贵先尝。
千林断送诗骚酒,三绝无逾色味芗。
烂醖恢台养风骨,涵滋沆瀣结天浆。
怕寒僻处深於越,贽贡无阶遇有唐。

720 《四明山记游八十韵》 宋·孙应时

平生抱遐尚,抚剑远行游。
迹谢声利牵,心与岩壑谋。
东征泛沧海,南惊逾丹丘。
西登峨峨啸,北望关陇愁。

* 关于方根的诗词 描写方根的诗词 带有方根的诗词 包含方根的古诗词(7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