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一遗的诗词(2127首)

641 《潮州韩文公庙碑》 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古文观止碑文赞颂写人

642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643 《泛照湖游天章二首》 宋·吴奎

愁霖不肯已,阴结弥二旬。
吾游欲及时,秉烛出城门。
泛泛一画舫,密坐环亲宾。
爽气忽侵袂,重云稍逡巡。

644 《醴泉歌》 宋·张元孝

君不见齐城城西范公泉,曾照当年范公影。
范公一去不复返,异时此地成佳景。
先贤口泽气尚存,甘棠璐遗爱谁能并。
貌公遗像龛公泉,千年恒对佗山岭。

645 《铁拄杖(并叙)》 宋·苏轼

柳真龄字安期,闽人也。
家宝一铁拄杖,如ω栗木,牙节宛转天成,中空有簧,行辄微响。
柳云得之浙中,相传王审知以遗钱镠,镠以赐一僧。
柳偶得之以遗余,作此诗谢之。

646 《书文与可墨竹(并叙)》 宋·苏轼

亡友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
与可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
既没七年,睹其遗迹,而作是诗。
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
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

647 《蔡氏哀词》 宋·秦观

惟夫人之高谊兮,真一时之女英。
既富有此好德兮,又申之以令仪。
带幽蕙之缥缈兮,佩明月之陆离。
人自操舍之不一兮,雅独取善以自持。

648 《高风堂》 宋·朱翌

一溪之云各为雨,聊与萧王分出处。
乱山深处有生涯,三尺渔竿一枝櫓。
细读怀仁辅义书,先生於世未尝疏。
我已飘然遗物去,斯言却以告司徒。
参政树碑颂遗德,舍人作堂诏无极。
高风之高高几何,下视乌龙六千尺。

649 《寄冯尉》 宋·陈造

我遵兔径西山麓,荆棘钩衣尘眯目。
怜渠此地费流光,君亦风餐并露宿。
遗蝗蹢躅无地皮,田禾蚕食犹孑遗。
扆饥可念劳可忍,君自坦坦人怜之。

650 《怀茅山寄句容江大夫》 宋·刘宰

昔朅三茅君,蹇步穷跻攀。
是时秋已高,爽气薄千山。
三峰敛神秀,突兀超尘寰。
世变逮狂秦,风俗如髦蛮。

651 《乳虎行》 宋·方回

伏鸡护窠能搏狸,人物一理谁无儿。
南山斑寅产三稚,野人采樵遥见之。
萧萧落日黄茅坞,睥睨田家窥水牯。
衔归穴中哺尔雏,岂不此心慈父母。

652 《十月之交》 先秦·佚名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诗经山水忧国忧民

653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唐·杜甫

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
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平生为幽兴,未惜马蹄遥。

写景组诗

654 《游石堂观》 唐·萧祜

西山高高何所如,上有古昔真人居。
嵌崖巨石自成室,其下磅礴含清虚。
我来斯邑访遗迹,乃遇沈生耽载籍。

655 《月蚀诗》 唐·卢仝

新天子即位五年,岁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调黄钟。
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赑屃顽无风。
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

656 《杨子华画三首》 唐·元稹

杨画远于展,何言今在兹。
依然古妆服,但感时节移。
念君一朝意,遗我千载思。
子亦几时客,安能长苦悲。

657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 唐·元稹

小年闲爱春,认得春风意。
未有花草时,先醲晓窗睡。
霞朝澹云色,霁景牵诗思。
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658 《杨子华画三首》 唐·元稹

杨画远于展,何言今在兹。
依然古妆服,但感时节移。
念君一朝意,遗我千载思。
子亦几时客,安能长苦悲。

659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 唐·元稹

小年闲爱春,认得春风意。
未有花草时,先醲晓窗睡。
霞朝澹云色,霁景牵诗思。
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660 《比红儿诗》 唐·罗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断百花鲜。
马嵬好笑当时事,虚赚明皇幸蜀川。
金谷园中花正繁,坠楼从道感深恩。
齐奴却是来东市,不为红儿死更冤。

* 关于无一遗的诗词 描写无一遗的诗词 带有无一遗的诗词 包含无一遗的古诗词(21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