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物碍的诗词(97首)

21 《赠马唐卿数学环中吟》 宋·方回

扬子云易为太玄,邵尧夫易为皇极。
温公之易曰潜虚,观物行成有七易。
环圆其形刳其中,圆则能转中则容。
譬如门牡必有牝,环中居士心与同。

22 《养气》 宋·丘葵

养气须令四体充,饥寒不动是英雄。
常羞仲子徒三咽,稍似颜渊只屡空。
举勤未尝为物碍,精神若可与天通。
氤氲开阖无穷妙,祗在绵绵一息中。

23 《渊禅人出丐求颂》 宋·释正觉

渊源彻底碧涵秋,谁道寒光凝不流。
转盼芦华与明月,更无一物碍船头。
去来得妙,纵横自由。
巨鳌犯饵快须掣,便是仙山坠也休。

24 《普庵家宝》 宋·释印肃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25 《楞严经偈》 宋·蔡卞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

26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27 《秋夜与子充论文退而赋诗一首因简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虚之气随物形,天声地声由此生。
小或簸荡吼河海,大将触搏流风霆。
天轮胶戾神鬼战,地轴挺拔蛟龙争。
圈臼洼污各异奏,彯沙礜石咸齐鸣。

28 《谒璿上人(并序)》 唐·王维

〔上人外人内天。
不定不乱。
舍法而渊泊。
无心而云动。

29 《题慈溪张氏坐化颂》 宋·楼钥

苦是自苦,有谁缚汝。
碍是自碍,非身为害。
既知一物本来无,何待行时方自在。

30 《劝学歌》 宋·陈普

太极肇判两仪生,其中人为万物灵。
人亦天地一物耳,独以道义超众形。
立为三才中宇宙,发挥天地经人伦。
兹事初非外烁伐,毫发皆奋七尺身。

31 《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释正觉

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拈却案山谁我碍。
直饶全象无全牛,未免依前还碍塞。
衲僧家真庆快。
物我虚空,混成一块。
更於何处著根尘,只个堂堂观自在。

32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唐·皮日休

全吴临巨溟,百里到沪渎。
海物竞骈罗,水怪争渗漉。
狂蜃吐其气,千寻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为欹危屋。

33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唐·皮日休

全吴临巨溟,百里到沪渎。
海物竞骈罗,水怪争渗漉。
狂蜃吐其气,千寻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为欹危屋。

34 《圣政纪颂》 唐·来鹄

三皇不书,五帝不纪。
有圣有神,风销日已。
何教何师,生来死止。

35 《壁上诗二首》 唐·丰干

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回。
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
逍遥绝无闹,忘机隆佛道。
世途岐路心,众生多烦恼。

36 《天柱雉儿行》 宋·利书记

当年江上扬风舲,淮山望极排空青。
今登天柱赏潜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禅业一室因栖寄,选胜寻幽产真伪。
虚廊揩藓读残碑,三百年前刊异事。

37 《王成之给事囿山堂》 宋·楼钥

烟雨望丽阳,前山罗紫翠。
照水挹南明,不与巾子对。
朅来登囿山,一览万山会。
莲城山固多,此地要为最。

38 《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释正觉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合虚空而无欠无余,混万象而成团成块。
不出不在,不失不坏。
我不与物争,物不为我碍。
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
三千界里放光明,双六盘中休喝彩。

39 《题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笔长句》 明·李东阳

浙江之东县新昌,乃在千岩万壑之中央。
侧身重足恐无路,五步一涧十步冈。
君家茅堂此卜筑,白石丛抱青璟勣。
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墙。

40 《游云湖》 宋·胡寅

衡湘久来往,眼到山辄对。
爱山真自性,久看眼未碍。
今朝渡石潭,兰桨乱青带。
初升岸稍高,忽喜地更大。

* 关于无物碍的诗词 描写无物碍的诗词 带有无物碍的诗词 包含无物碍的古诗词(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