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寄声的诗词(955首)

521 《代简答次中见留》 宋·孔武仲

诗夸洞庭湖,盖举其粗尔。
自此稍南行,更有潇湘水。
潇湘如此流,浅深清见底。
吾邑在其旁,桑麻百余里。

522 《秋日送客梁山道中》 宋·晁公溯

白露下木末,寒蜩抱枝鸣。
道帝几官树,稍稍栖乌惊。
不知何为尔,萧瑟来秋声。
遥山敛暝色,凉月含空明。

523 《抵邑示景山》 宋·陈宓

四望坡陀百里平,群峰相顾最多情。
船从碧玉堆中度,人向黄雩陈里行。
访道几朝成夜饮,思君何日再晨征。
暂时分袂休言别,遇有人来数寄声。

524 《寄题吴伯丰所居二首·读书阁》 宋·陈文蔚

书阁高几寻,其高不可知。
但见读书人,心与千古期。
藉此间旷地,端坐穷轩羲。
世尘飞不到,月霁光风吹。

525 《再寄曹居士》 宋·戴表元

江海悠悠不为名,年深识尽世间情。
於人有信惟潮候,去处无嗔是鹊声。
新欲收书添累重,旧曾学剑向财轻。
如何此日投闲迹,又结精庐傍古城。

526 《贺陈仲思》 宋·邓深

中鹄知谁好,烹鱼始认名。
报公勤有子,似我懒无甥。
何日亲相见,因风且寄声。
泥金闻喜处,樽酒俗同倾。

527 《十月三日秀亭二首》 宋·方回

乱峰古垒一荒台,自笑衰翁去复来。
石怪更宜添薜荔,树枯犹许寄莓苔。
四天无壁供诗眼,万古皆空付酒杯。
惆怅远惭羊叔子,秋阴欲暮角声哀。

528 《寄林平山》 宋·顾逢

登高先一日,扶病强相辞。
几度怀君处,孤灯独坐时。
炉温余篆在,鸡唱和声随。
安得相同醉,狂歌别后诗。

529 《寄秋江许端甫》 宋·顾逢

妙年亲雅道,诸老日从游。
师法林和靖,家声许郢州。
江湖千里志,风月一襟秋。
好句人传志,诗名不待求。

530 《寄昙晦二首》 宋·李处权

高僧闢馆坐诸生,夜久亦闻弦诵声。
物外喜君能笔砚,尘中愧我漫簪缨。
钵餐尚返慈乌哺,囊句时为老凤鸣。
他日篮舆莲社约,只应惠远识渊明。

531 《送松上人西归兼呈去佞隐君子及其家贤子侄致》 宋·释宝昙

白云二十七,倒跨杨岐驴。
相当子岁年,力挽千乘车。
佛法全盛日,南方即吾庐。
后来凿空辈,一一人为徒。

532 《送判院杨道夫》 宋·释宝昙

君诗如周郎,年少新将兵。
阿瞒不及语,夜半火到明。
金屋小乔在,国色倾人城。
不见今十年,诗已如此成。

533 《为史魏公寿》 宋·释宝昙

自公山中去,五醉黄金花。
光明照屋庐,母子双鬓华。
口不名一钱,意将饭胡麻。
天人岂不韪,用舍各有差。

534 《寄云居掩室和尚》 宋·释师范

几回梦到白云颠,欲住难禁懒病牵。
何日相依倾倒夜,月寒千嶂一声猿。

535 《寄隆虚岩行人》 宋·释行海

藤花小朵插军持,香篆轻烟袅袅移。
山鸟不啼禅定处,池鱼偏集诵经时。
风声入户松千树,月影临窗竹一枝。
旧日寒山行道外,崖间叶上亦题诗。

536 《寄内侍太保》 宋·释重顯

千尺岩泉喷冷声,草堂云淡竹风清。
蒲团时倚无他事,永日寥寥谢太平。

537 《春风辞寄武威石秘校》 宋·释重顯

春风何萧萧,和雨复兼雪。
坼花功未深,偃草势曾烈。
毗城癡爱老,怯寒对清拙。
衰岩影响士,难御同孤劣。

538 《歌寄留英禅德》 宋·释重顯

当时临际辞黄蘗,或指河南或河北。
英禅此日下中峰,机案曾焚笑仍则。
九包一角惭称瑞,导月观星亦非意。
争似韶阳振古风,半途未肯还希冀。
归去来,归去来,飞泉浩浩声如雷。

539 《寄四明使君沈祠部》 宋·释重顯

露冕民谣物物成,江山千里古风清。
曹溪客是无机者,日在深云听颂声。

540 《和韵寄胡山甫》 宋·舒岳祥

乡心趋老重,见说买山成。
静坐性情淡,孤眠滋味清。
樵人时识面,禅客共知名。
山色元无垢,溪声自不平。
池荷应足制,山蓣想堪羹。
九日如今近,思君出峡行。

* 关于日寄声的诗词 描写日寄声的诗词 带有日寄声的诗词 包含日寄声的古诗词(9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