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见者的诗词(1462首)

561 《祭退之》 唐·张籍

呜呼吏部公,其道诚巍昂。
生为大贤姿,天使光我唐。
德义动鬼神,鉴用不可详。
独得雄直气,发为古文章。

562 《和答诗十首·答四皓庙》 唐·白居易

天下有道见,无道卷怀之。
此乃圣人语,吾闻诸仲尼。
矫矫四先生,同禀希世资。
随时有显晦,秉道无磷缁。

563 《无可奈何歌》 唐·白居易

无可奈何兮,白日走而朱颜颓。
少日往而老日催,生者不住兮死者不回。
况乎宠辱丰悴之外物,

564 《寄河阳从事杨潜》 唐·李涉

忆昨天台寻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
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点蓬莱光。
安期先生不可见,蓬莱目极沧海长。

565 《津阳门诗》 唐·郑嵎

津阳门北临通逵,雪风猎猎飘酒旗。
泥寒款段蹶不进,疲童退问前何为。
酒家顾客催解装,案前罗列樽与卮。

566 《慷慨歌》 先秦·佚名

贪吏而可为而不可为。
廉吏而可为而为可为。
贪吏而不可为者。
当时有污名。

诗经赞美

567 《征招》 宋·姜夔

篷方底,舟师行歌,徐徐曳之如偃卧榻上,无动摇突兀势,以故得尽情骋望。
予欲家焉而未得,作徵招以寄兴。
徵招、角招者,政和间,大晟府尝制数十曲,音节驳矣。
予尝考唐田畸声律要诀云:徵与二变之调,成非流美,故自古少徵调曲也。

568 《沁园春》 宋·汪莘

之所未备,搜寻剖□,斯已勤矣。
闲从人求其法,高者如捕影,卑者不足为。
嘉泰二年冬夜,坐一榻,知思所及,随手骇目。
尔后凡七载,时时为之,自知非深根固蒂之道,亦可谓世外之妙观矣。

569 《自尤》 宋·苏洵

五月之旦兹何辰,有女强死无由伸。
嗟予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死生寿夭固无定,我岂以此辄怨人。
当时此事最惊众,行道闻者皆醉辛。

570 《栽柏》 明·方孝孺

迂拙乖世用,每蕴无穷思。
取效非目前,远与千载期。
翠柏信良材,成长计功迟。
兹晨劚烟雨,移动盈尺姿。

571 《依修多罗立往生正信偈》 宋·释遵式

稽首西方安乐刹,弥陀世主大慈尊。
我依种种修多罗,成就往生决定信。
住大乘者清净心,十念念彼无量寿。
临终梦佛定往生,大宝积经如是说。

572 《观孔义甫与谢致仕诗有感》 宋·郑侠

人生足清闲,天下第一福。
惜哉声与利,举世方逐逐。
君子耀轩裳。
小人腴口腹。

573 《答李公安》 宋·王令

自古名士纷如毛,多见博带裳衣褒。
如其可学不可逮,三满夫子皆儒豪。
其文渊源尤可爱,江海驾荡相吞滔。
方吾少时未识愧,引领日望声齐高。

574 《丫头岩》 宋·白玉蟾

君不见武夷九曲溪之东,三峰号为玉女峰。
当时嫁与大王峰,至今栉雨而梳风。
又不见庐山三叠江之湄,大姑小姑凡两矶。
小姑聘与彭郎矶,至今波眼而浪眉。

575 《八月既望要详刑护漕游水东早饭碧虚遍观霞程》 宋·张栻

漓江即湘江,戢戢清见石。
其东列群峰,秋色碧复碧。
日出雾露收,草径上逼侧。
凭栏揩望眼,已足慰畴昔。

576 《都下次韵酬松阳叶叔文》 宋·项安世

君不见昆罔烈焰燔苍穹,中有一气亘天如白虹。
又不见徂徕之山丈雪,但见磊块硉兀错立于其中。
从来人事看晚岁,不兴儿童争此世。
五金流处要璠玙,万木枯时待松桂。

577 《题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笔长句》 明·李东阳

浙江之东县新昌,乃在千岩万壑之中央。
侧身重足恐无路,五步一涧十步冈。
君家茅堂此卜筑,白石丛抱青璟勣。
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墙。

578 《送术明居士燕道觉归东林》 宋·方回

君不见钱塘西湖三贤堂,林苏宋人白傅唐。
三贤生本不相识,死乃异代同烝尝。
又不见吴江垂虹三高祠,鸱夷一舸浮西施。
天随陆子玄真子,求志逃名非一时。

579 《大觜乌》 唐·元稹

阳乌有二类,嘴白者名慈。
求食哺慈母,因以此名之。
饮啄颇廉俭,音响亦柔雌。
百巢同一树,栖宿不复疑。

580 《秦中吟十首·立碑》 唐·白居易

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
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
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

* 关于时见者的诗词 描写时见者的诗词 带有时见者的诗词 包含时见者的古诗词(14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