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昌诗的诗词(77首)

41 《景仁将归颍昌辄为诗二十韵纪赠》 宋·司马光

秀发西南美,挺生河策灵。
雕龙蔚文采,老鹤莹仪形。
落笔高时隽,飞緌侍帝庭。
英声轶云汉,远势击沧溟。

42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宋·司马光

徐公精笔老生神,石刻犹能妙夺真。
几为通书翻丧宝,愈令好事惜传人。
锋鋩半折犹能健,圭璧微瑕自足珍。
直使尽随如意碎,石家玉树未全贫。

43 《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宋·司马光

天衢名利场,尘泥继朝昏。
况兹辞荣久,厌苦车马喧。
慨然忽高举,翩若黄秸翻。
朝卖西城宅,暮理南行辕。

44 《石昌言学士宰中牟日为诗见寄久未之答今冬罢》 宋·司马光

昔年三月浪,鳞翼化云雷。
竹箭流俱上,芙蓉幕对开。
瀵泉扬沸渭,泰华耸崔嵬。
捧檄容归省,飞觞复屡陪。

45 《方在许昌幕内弟滁州谢判官有书邀余诗送近闻》 宋·梅尧臣

从事滁阳去,寄音苦永诗。
吾诗固少爱,唯尔太守知。
不敢辄所拒,勉勉作此辞。
山城本寂寞,物色同淮夷。

46 《许昌晚晴陪从过西湖因咏谢希深苹风诗怆然有》 宋·梅尧臣

疏云漏斜照,残雨叶间明。
飞盖城头去,澄湖水正平。
荷盛鲛客泪,蔓濯野人缨。
公独思康乐,临流诵句清。

47 《韩子华访石昌言不遇石有诗韩邀和答》 宋·梅尧臣

尝闻载酒者,去访子云居。
乃值徒御出,遂令谈笑虚。
为黍宁乏具,题凤岂有诸。
一听负荆语,还想蔺相如。

48 《和竹溪三诗·昌黎与孟简尚书书》 宋·刘克庄

纷纷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尝体认来。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骊岫拨残灰。
贤如颜闵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
岁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

49 《喻子才提举招昌源观梅倦不克往苏仁仲有诗次》 宋·曾几

问公何许看花回,賸说郊坰十里梅。
树杂古今他处少,枝分南北一齐开。
昌源已办行廚去,离渚犹须使节来。
况复兰亭公所葺,清流九曲要传杯。

50 《还自益昌道得张仍修诗次韵》 宋·洪咨夔

剑外风烟老鬓华,归心更切独孤遐。
明知东郭非吾土,苦认西楼是我家。
万古声名供敝帚,九州意气付浮杳。
同来蓬沓於潜女,一笑长歌陌上花。

51 《次韵文潜尉福昌时壁间清暑亭诗》 宋·晁补之

梅福当年守此官,荆山谁见韫琅玕。
人如修竹三冬好,诗与清溪九夏寒。
未信簪裳妨小隐,蚤时雷雨起深蟠。
春风揽辔河阳县,痛饮狂歌忆旧年。

52 《赠昌国(以下集外诗)》 明·唐寅

书籍不如钱一囊,少年何苦擅文章。
十年掩骭青衫敝,八口啼饥白稻荒。
草阁续经冰满砚,布衾栖梦月登床。
三千好献东方牍,来伴山人赞法王。

53 《和子华许昌道中诗有隐逸之思》 宋·韩维

悲风中夜兴,寒气入我室。
颓然揽衣坐,中怀百忧溢。
我生乏壮图,少小事刀笔。
窥古得微尚,趋时寡良术。

54 《伏蒙三哥以某再领许昌赋诗为寄谨依严韵》 宋·韩维

久陪法从常怀愧,再领乡州始觉荣。
政事敢言前可继,宠光深见古为轻。
预装白酒留春盎,旋剪红葩出洛城。
两道况闻时泽足,不妨吟啸玉杯倾。

55 《次韵东坡武昌西山诗》 宋·楼钥

党论一兴谁可回,贤路荆棘争先栽。
窜流多能擅笔墨,囚拘或可为盐梅。
雪堂先生万人敌,议论磊落心崔嵬。
向来罗织脱一死,至今诗话存乌台。

56 《以旧诗寄投谢昌国三首》 宋·赵蕃

昔在方斋老,南游为我言。
庐陵得佳士,康乐有贤孙。
许可渠不易,殷勤相与论。
元宾虽已矣,所与见如存。

57 《以旧诗寄投谢昌国三首》 宋·赵蕃

我有江西役,清江公所乡。
放舟频下上,欲见苦参商。
扁榜书皆到,流传句必香。
何当仍大嚼,鼎味也先尝。

58 《以旧诗寄投谢昌国三首》 宋·赵蕃

活法公家论,东莱盖有承。
先生真伯仲,小子愧云仍。
昧昧鼠为璞,纷纷虫语冰。
今朝方见佛,平日谩依僧。

59 《题郭希昌刘咏道游雁荡诗后》 宋·叶适

隐刘甘隐沦,老郭亦离群。
自锁鱼亭月,同穿雁荡云。
排峰造龙质,悬水迸帘纹。
百种聚奇怪,从君句里分。

60 《陈倅寄惠四诗用昌黎和裴相韵愧不能当也走笔》 宋·曹彦约

两岁驱驰马首东,曾微一战可论功。
因人偶尔成擒蔡,无计降之愧伐崇。
万灶炊烟归塞下,十分农事到湟中。
酸寒伎俩才如此,辜负新计吒至公。

* 关于昌诗的诗词 描写昌诗的诗词 带有昌诗的诗词 包含昌诗的古诗词(7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