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细的诗词(1568首)

161 《孙生康祖从予海陵予荐之滁守赵叔明之门送以》 宋·孙应时

洙泗诸公游,参实少且鲁。
谁知一贯学,其进乃甚武。
儒生多山野,此事亦已古。
儇儇细儿黠,往往车上舞。

162 《寓乾明观五首》 宋·杨公远

月色上窗纱,移来竹影斜。
夜深人已寂,更转鼓频挝。
杜宇惊幽梦,银釭坠细花。
一时浑不记,身在羽人家。

163 《斋宿净明寺小饮易安斋口占》 宋·喻良能

净明斋宿近初庚,西蜀东吴一世英。
行径九盘山荦确,流泉百折玉琮琤。
频飞兕斝颜俱渥,细听犀谈座为倾。
觞咏直多幽兴足,未应不饮似公荣。

164 《林明府携所和诗见过次韵奉酬》 宋·喻良能

退之初过玉川家,春径春泥草带沙。
几点飞来溪柳絮,一番开尽海棠花。
窗间细雨青衫湿,袖里新诗醉墨斜。
客散酒阑还掩户,可堪明月满天涯。

165 《六月十日偕夏卿兄季野孟明仲文季直弟游香山》 宋·喻良能

夏木阴阴翠竹疏,相携萧寺馔伊蒲。
他年细味禅房句,便是香山六老图。

166 《周家清明植梨花六月盛开邀客赋诗》 明·程嘉燧

清明院落夜溶溶,宠柳娇花让雪丛。
乱搅三眠飞絮白,浪搀百子石榴红。
烧残高烛东风后,掩却重门细雨中。
闻向花间歌法曲,应怜江海白头翁。

167 《三学山夜看圣灯》 唐·徐氏

圣灯千万炬,旋向碧空生。
细雨湿不暗,好风吹更明。
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
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

168 《长信怨》 唐·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唐诗三百首秋天闺怨

169 《杂曲歌辞·行路难》 唐·鲍溶

玉堂向夕如无人,丝竹俨然宫商死。
细人何言入君耳,尘生金尊酒如水。
君今不念岁蹉跎,雁天明明凉露多。

170 《杂曲歌辞·夜寒吟》 唐·鲍溶

九衢金吾夜行行,上宫玉漏遥分明。
霜飙乘阴扫地起,旅鸿迷雪绕枕声,远人归梦既不成。
留家惜夜欢心发,

171 《杂曲歌辞·乐府》 唐·顾况

暖谷春光至,宸游近甸荣。
云随天仗转,风入御帘轻。
翠盖浮佳气,朱楼倚太清。
朝臣冠剑退,宫女管弦迎。

172 《杂曲歌辞·入破第一》 唐·佚名

细草河边一雁飞,黄龙关里挂戎衣。
为受明王恩宠甚,从事经年不复归。

173 《杂曲歌辞·入破第五》 唐·佚名

千年一遇圣明朝,愿对君王舞细腰。
乍可当熊任生死,谁能伴凤上云霄。

174 《杂曲歌辞·杨柳枝》 唐·薛能

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谁风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175 《杂曲歌辞·皇帝感词》 唐·卢纶

提剑云雷动,垂衣日月明。
禁花呈瑞色,国老见星精。
发棹鱼先跃,窥巢鸟不惊。
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

176 《秋日应诏》 唐·袁朗

玉树凉风举,金塘细草萎。
叶落商飙观,鸿归明月池。
迎寒桂酒熟,含露菊花垂。
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

写马

177 《阙题》 唐·杨师道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
桂户雕梁连绮翼,虹梁绣柱映丹楹。
朝光欲动千门曙,丽日初照百花明。

178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 唐·王绩

弱龄慕奇调,无事不兼修。
望气登重阁,占星上小楼。
明经思待诏,学剑觅封侯。
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

唐诗三百首感时孤独

179 《乐府新歌应教》 唐·谢偃

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
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
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

180 《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贻之作兼呈耿广州》 唐·张九龄

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
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
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
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

* 关于明细的诗词 描写明细的诗词 带有明细的诗词 包含明细的古诗词(15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