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暑色的诗词(339首)

21 《大暑久不请谒登南楼望成父西庵慨然奉思因成》 宋·李弥逊

南郭子綦隐,西郊杜老居。
风流如异代,臭味本吾庐。
高阁深繙贝,虚堂静散书。
经旬想颜色,着雨问何如。

22 《暑后喜雨》 宋·曹勋

雨因祈祷得,连日作廉纤。
候变凉飙肃,人皆和气添。
秋蜴犹执热,竹色故侵檐。
但喜穹崇德,难从甲乙占。

23 《题惠崇着色四时景物》 宋·楼钥

旧说惠崇真画师,生绡四幅见天机。
鹭翻桃岸韶光妩,鹅漾莲塘暑气微。
风劲宾鸿霜始肃,寒欺花鸭雪初飞。
分明知是丹青卷,仍欲沙头唤渡归。

24 《烟波亭避暑》 宋·周弼

澄江横匹练,月洗黄罗扇。
捲尽白云衣,常星撒沙见。
天低欲就人,夜色凝深澱。
欻吸动微光,时絣斗间线。

25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 宋·仇远

威凤巢深林,神龙潜巨壑。
泥涂困蝼蚁,城市防弹{矢敫}。
小草不自贵,已铸出山错。
岂知甘苦淡,有味俱不恶。

26 《雨后十小绝以一雨洗残暑万家生早凉为韵》 宋·章甫

却扇情未忍,补衣计当早。
骚人爱悲秋,秋色政自好。

27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宋·张镃

临津台殿似蓬莱,柳色荒凉锁翠苔。
萍港不知人事改,通船如望帝尧来。

28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宋·张镃

一色琉璃碧簟横,更无觞豆引飞蝇。
从渠日气如汤烈,不碍盆中数尺冰。

29 《次韵分仇仁近暑中二首》 宋·方回

初減官河几许深,向来惟恐百城沈。
晴阶近喜收檐滴,暑屋殊嫌乏树阴。
妾妇齿牙工斗阋,比邻瘧疠厌呻吟。
悬知壮士无颜色,赖有同心可断金。

30 《离三节镇日色正盛顷间云起阳乌不见终日清凉》 宋·郭印

忽讶云峰合,浑忘暑气侵。
垂天真有意,笼日岂无心。
行旅人人悦,空山处处阴。
更期头上黑,相送到溪林。

31 《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 宋·陆文圭

荷亭避暑约傅杯,醉吸清风入手来。
象鼻形弯通曲柄,鸭头色生泼新醅。
中擎玉液休倾满,半卷青心莫展开。
春酒一江能吸尽,始知李白是仙才。

32 《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 宋·陆文圭

不须酒列吸云红,剌叶潜令与柄通。
碧色轮困弯到底,黄流潋滟注当中。
醉来欲捉波心月,醒后因吹水面风。
欲笑求仙求不得,金茎半折露盘空。

33 《暑雨》 宋·袁说友

猎猎蒲欹岸,斑斑藓渍墙。
檐低泣蛛网,叶落溅蜂房。
西嶂暮凝色,北窗新送凉。
晚来池上过,风擘藕花香。

34 《暑夜得月》 宋·袁说友

风搅桐声碎,蝼鸣鼓吹长。
半山蟾吐影,一水鉴浮光。
冷碧迎秋色,清飚借久凉。
不堪鸡唱晓,归枕报朝阳。

35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唐·李治

龙楼光曙景,鲁馆启朝扉。
艳日浓妆影,低星降婺辉。
玉庭浮瑞色,银榜藻祥徽。
云转花萦盖,霞飘叶缀旂。

36 《相和歌辞·秋胡行》 唐·高适

妾本邯郸未嫁时,容华倚翠人未知。
一朝结发从君子,将妾迢迢东路陲。
时逢大道无难阻,君方游宦从陈汝。

唐诗三百首思念爱情抒情

37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唐·杨炯

甲乙遇灾年,周隋送上弦。
妖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
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
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

38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唐·杨炯

甲乙遇灾年,周隋送上弦。
妖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
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
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

39 《孤松篇》 唐·刘希夷

蚕月桑叶青,莺时柳花白。
澹艳烟雨姿,敷芬阳春陌。
如何秋风起,零落从此始。
独有南涧松,不叹东流水。

40 《同赵侍御乾湖作》 唐·张说

江南湖水咽山川,春江溢入共湖连。
气色纷沦横罩海,波涛鼓怒上漫天。
鳞宗壳族嬉为府,弋叟罛师利焉聚。

写人

* 关于暑色的诗词 描写暑色的诗词 带有暑色的诗词 包含暑色的古诗词(3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