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人的诗词(417首)

201 《淳佑己酉月正人日春雨堂宴三学同舍即事》 宋·郑霖

十年随牒访三高,不觉星星上鬓毛。
尚忆齑盐形夜梦,聊因椒柏荐春醪。
文盟再会知何日,臭味相投属我曹。
总是虞庠旧培植,致君当不愧夔皋。

202 《次秋出月上人韵》 宋·周暕

十指曾弹月下琴,已知太古有遗音。
三乘四谛无非道,万法千门只此心。
得句何妨闻鼓□,□机不复有魔侵。
近来□□□□□,无奈□□三尺深。

203 《赋得罗浮霜月怀郑二逸人》 明·高棅

海国梅始白,飞霜动鸣钟。
寒空一片月,挂在罗浮峰。
夜色不映水,清光与之同。
百里皆瑶华,千林闭幽风。
萧条岩际叶,嘹唳云边鸿。
远客起遥念,沧波思千重。
梦回明镜没,寂历闻幽蛩。

204 《予自去冬闰十一月遣人还泰和迎候余弟子彦与》 明·刘崧

南北相望路七千,南风只有中盐船。
故乡消息何时发,纵得书来是半年。

205 《予自去冬闰十一月遣人还泰和迎候余弟子彦与》 明·刘崧

稚子家人俱可怜,江南烟水路绵绵。
开船好是烧灯后,下马何由醉眼前。

206 《予自去冬闰十一月遣人还泰和迎候余弟子彦与》 明·刘崧

转觉别来俱老大,四年不见奈愁何。
直须灯下狂呼酒,比较何人白发多。

207 《题深上人松月轩》 明·楼琏

夜月明松顶,轩居不掩扉。
石泉沉湿翠,碧瓦弄晴晖。
林静猿初息,巢空鹤未归。
此中凝坐者,寒沁薜萝衣。

208 《禅智寺送月上人归黄山》 明·陆弼

长芦初问法,归去畅玄宗。
一衲空山里,孤云何处逢。
寒潭独夜月,秋雨旧房松。
回首茱萸路,相思隔暮钟。

209 《四月五日游淮云寺仪上人限韵求题》 明·陆伸

得见支郎半醉中,相将高阁咏南风。
岂缘避暑追河朔,自为伤春到瀼东。
说法竿头惭未会,谈经注脚喜能同。
何年许入云门社,办取青鞋出软红。

210 《洪武庚申夏四月登玉山顶时雅上人适迁华藏于》 明·吕诚

晓出城西门,荡漾官河艇。
朝光散晴旭,露气拥高迥。
潮上洲渚没,棹发六飞骋。
前岑献奇状,心目快引领。

211 《虚亭秋月为实上人作》 明·梦观法师

幽庭坐虚寂,月出青松林。
流光入禅户,凉思满衣襟。
六根净无垢,万境亦消沉。
荡兹着有想,快我遗世心。
浩歌《秋水篇》,聊续寒山吟。

212 《夏五月过玉山见娄江诸故人漫兴之作》 明·琦元璞

梅风发时海寇去,相见要令怀抱开。
乍喜岂论生理事,空言独叹济时才。
桐花金井莺声过,月色凉台凤吹回。
不得清吟会诸老,履痕犹在竹间苔。

213 《为钱理容题美人月琴图》 明·汤胤勣

芙蓉小院秋如海,凉月半空凝素彩。
羊车轧轧过西宫,一失君恩不堪悔。
绿铜古阮鹍弦溜,陶写襟怀三五奏。
血色深红软绣墩,唾花浅碧香罗袖。

214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宋·苏轼

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屟中庭月趁人。
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遥知金阙同清景,想见毡车碾暗尘。
回首旧游真是梦,一簪华发岸纶巾。

215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 宋·苏轼

(一本作代书寄桃山居士张圣可)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216 《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祐僧舍东南野人》 宋·苏轼

缥带缃枝出绛房,绿阴青子送春忙。
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
落日孤烟知客恨,短篱破屋为谁香。
主人白发青裙袂,子美诗中黄四娘。

217 《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 宋·苏轼

析尘妙质本来空,(梦中于此句若了然有所得者。
)更积微阳一线功。
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濛濛。
养成丹灶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
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

218 《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 宋·苏轼

巍然开济两朝勋,信矣才难十乱臣。
原庙固应祠百世,先王何止活千人。
和熹未圣犹贪位,明德虽贤不及民。
月落风悲天雨泣,谁将椽笔写光尘。

219 《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 宋·苏轼

未报山陵国士知,遶林松柏已猗猗。
一声恸哭犹无所,万死酬恩更有时。
梦里天衢隘云仗,人间雨泪变彤帷。
关雎卷耳平生事,白首累臣正坐诗。

220 《和三舍人省上(三月二十九日作·明日驾幸景》 宋·苏轼

纷纷荣瘁何能久,云雨従来翻覆手。
怳如一梦堕枕中,却见三贤起江右。
(曾子开、刘贡父、孔经父,皆江西人。
)嗟君妙质皆瑚琏,顾我虚名但箕斗。

* 关于月人的诗词 描写月人的诗词 带有月人的诗词 包含月人的古诗词(4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