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杖的诗词(1083首)

81 《八月十一日晨兴三首》 宋·张耒

端居岁已晏,杖履亦萧然。
云露窗前日,秋明树外天。
大江寒欲落,诸岭霁逾鲜。
白首无聊剧,昏昏只醉眠。

82 《九月十二日入南山憩一民舍冒雨炙衣久之》 宋·张耒

石棱如刀不容步,上挽垂藤下无路。
风寒雨滑徒旅愁,舍马杖藜泥没屦。
跻攀颠坠不容发,目眩心寒惊反顾。
亦知垂堂有遗戒,身仰微官欲谁愬。

83 《摸鱼儿 正月二十七日,予与希颜陪冯内翰丈》 元·元好问

雷事,见天封题名,即此地也。
既归,宿於近潭田舍翁家。
是夜雷雨大作,望潭中火光烛天。
明日,旁近言龙起大槐中。

84 《解红·杖藜徐步》 宋·无名氏

杖藜徐步。
过小桥,逍遥游南浦。
韶华暗改,俄然又翠红疏。
东郊雨霁,何处绵蛮黄鹂语。

85 《月下作》 宋·晁说之

今夜陇头月,往岁沃洲山。
短发添尽白,遐观弥多闲。
遥怜大定僧,注彩衲畦间。
尘冠何可久,曳杖吾当还。
胡不忘言休,自箴兹厚颜。

86 《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 宋·王禹偁

有客遗竹杖,九节共一枝。
鹤脰老更长,龙骨乾且奇。
我问何所来,来从西南夷。
因思汉武帝,求此民力疲。

87 《腊月二十二夜漏下数刻小饮径醉坐小合睡傍无》 宋·刘克庄

室中文殊已去,户外子舆不来。
蒙补陀衲足矣,扶灵寿杖彼哉。

88 《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 宋·曾几

今日携壶地,南池信杖行。
红蕖争入眼,白鹭最关情。
待得跳珠雨,来听打叶声。
菰蒲最深处,只欠小舟横。

89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 宋·陈与义

岁月移文外,乾坤杖屦中。
铿然五字律,健在百夫雄。
秋入池深碧,寒欺叶递红。
此间兼吏隐,端不减游嵩。

90 《中秋不见月》 宋·陈与义

去年中秋端正月,照我霑襟万条血。
姮娥留笑侍今年,净洗金觥对银阙。
高唐妬归心不闲,招得对姨同作难。
岂惟恨满月宫里,肠断西山吴采鸾。

91 《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余意》 宋·陈与义

九月风景好,节意满天涯。
书生尊所闻,登高乱城鸦。
虽无后乘丽,前驱载黄花。
两楼压波壮,众泽分夭斜。

92 《三月晦东山》 宋·洪咨夔

太皞明朝禅祝融,杖藜能送东风。
两岸萝蔓因依绿,一树桐华自在红。
聒聒窃脂农即事,喈喈搏黍女趋功。
细思举世谁闲得,一笑浮图倒景中。

93 《挽知宫王月谷三章》 宋·白玉蟾

去年五月扣松关,方与先生一解颜。
今我杖藜寻旧隐,闻君琴剑蜕空山。
交朋满眼今无几,羁旅伤心为一潸。
自叹洞前东去水,不若逝者若为还。

94 《过静林寺与径山老禅曳杖溪滨俯浅涧寒冽可照》 宋·毛滂

寒溪数寸尔,下有万里天。
烟云自变怪,寸碧殊湛然。
蘋风亦可人,宁妨暂漪涟。
终观镜面平,与君受媸妍。

95 《八月二十九日小饮》 宋·曾巩

阴阳在天地,鼓吹犹橐籥。
烦蒸翕已尽,灏气乃浮薄。
群山翠相抱,尘霭如洗濯。
川源亦虚彻,派别归众壑。

96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 宋·葛立方

系舟孤山脚,曳杖聊意行。
三贤已仙去,丹青俨南荣。
由来作诗苦,鼎峙太瘦生。
碑板摘奇艳,银钩出金声。
湖山久寂寥,谁能作斯人。

97 《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与千里步月因至水堂》 宋·葛立方

杖策踏霜月,满空烟雾浮。
苍颜酡蚊酒,黑帝避貂裘。
太液池台晚,广寒宫殿秋。
归来清耿耿,未省喘吴牛。

98 《三月旦行园》 宋·朱翌

我柳已飘絮,我笋亦上竹。
雪毡密盖地,犊角横入屋。
兹辰略行园,喜色动眉绿。
炎荒异中原,气候少清淑。

99 《谢邕倅寄佛面杖》 宋·朱翌

自得闲居乐,欣闻隐具来。
杖头观佛面,掌内化龙才。
行变黄金色,依然满月开。
从今不妄出,留上妙高台。

100 《八月五日喜雨,初阳台上作》 元·杨维桢

敲门空过太史宅,曳杖却上初阳台。
雷从葛仙井底起,雨自黄妃塔上来。
官军捷报铜铊陌,山人酒泻白螺杯。
凭谁得知诗句好,山东李勋今有才。

* 关于月杖的诗词 描写月杖的诗词 带有月杖的诗词 包含月杖的古诗词(10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