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木卢的诗词(131首)

81 《东居 九》 近代·苏曼殊

碧沼红莲水自流,涉江同上木兰舟。
可怜十五盈盈女,不信卢家有莫愁。

82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唐·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闺怨思念唐诗三百首

83 《沁园春·衮衣绣裳》 宋·何梦桂

衮衣绣裳,彤弓卢矢,山西将门。
自雪岭蓬婆,夷成坦道,炎州蜓獠,剗去连营。
吴越儿童,江淮草木,七见元戎识姓名。
争知道,这一隅斗大,尚借麾旌。

84 《赠张圣言画柯山图》 宋·潘大临

我昔骑鲸游九州,上扣天关望冕旒。
群公侍旁好颜色,将顺帝旨成刚柔。
抱持日月不自献,蒙葺尘土归家丘。
结茅竹间今休已,炎暑避舍清飙留。

85 《题宁国院十全堂》 宋·方洵武

卢扁不世出,死生非在人。
草木孕妙理,金玉潜至神。
用之固有序,品制非君臣。
世之挟术者,不啻空中尘。

86 《古诗》 宋·杭学士人

上书如啜卢仝茶,直论国体宁无哗。
依然茅苇纵横斜,钟山老柏休槎牙。
呜呼时事如丝麻,食肉者口徒咿哇。
鬼蜮空含射影沙,逐客令下堪呈嗟。

87 《题万壑风烟亭百韵》 宋·彭郁

风在不周山空阙,底事问烟访两浙。
烟生庐阜香炉峰,孰使随风至吴越。
风乎与烟相得外,还有风雷千雨雪。
烟兮与风相好余,仍有烟波及霞月。

88 《越问·金锡》 宋·孙因

观地产之所宜兮,惟金锡之最良。
贡品肇於有姒兮,暨苍姬而加详。
虽历代之所珍兮,凛英气其犹秘。
欧冶子之神奇兮,爰採取而炼淬。

89 《次钱子贞苏门感怀》 明·郭奎

燕支木叶落,卢龙秋色来。
空闺有思妇,清夜悲且哀。
锦书为君寄,宝镜谁敢开。
膏沐不复容,绿发栖浮埃。
团团皎月辉,照彼单于台。
驰心在万里,出户聊裴回。

90 《洪武庚申夏四月登玉山顶时雅上人适迁华藏于》 明·吕诚

晓出城西门,荡漾官河艇。
朝光散晴旭,露气拥高迥。
潮上洲渚没,棹发六飞骋。
前岑献奇状,心目快引领。

91 《周玄初祈晴诗》 明·孙蕡

江南仙山天下无,峰峦屹立龙虎都。
赤城嵯峨敞灵区,中天秀色光盘纡。
紫极曲密交绮疏,郁萧弥罗玉渠渠。
宸严中高天帝居,璇题丹篆双蛟扶。

92 《寄题玉山诗一百韵》 明·张仲举

治理逢熙运,钦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载,上德配轩唐。
大业勤弘济,元臣协赞襄。
贤科收俊造,庭实粲珪璋。

93 《半生行》 明·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94 《感辛夷花曲》 明·朱曰藩

昨日辛夷开,今朝辛夷落。
辛夷花房高刺天,却共芙蓉乱红萼。
小山桂树犹连卷,五湖荷花空绰约。
连卷绰约宜秋日,端居独养征君疾。

95 《皇太后阁六首》 宋·苏轼

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

96 《虎丘寺》 宋·苏轼

入门无平田,石路穿细岭。
阴风生涧壑,古木翳潭井。
湛卢谁复见,秋水光耿耿。
铁花秀岩壁,杀气噤蛙黾。

97 《岐亭五首(并叙)》 宋·苏轼

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赋诗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
余久不杀,恐季常之为余杀也,则以前韵作诗,为杀戒以遗季常。

98 《破琴诗(并引)》 宋·苏轼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
故人柳子玉宝此画,云是唐本,宋复古所临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弹之有异声,就视,琴颇损,而有十三弦。

99 《秧马歌(并引)》 宋·苏轼

过庐陵,见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谱》。
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其有所缺,不谱农器也。
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
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

100 《读史》 宋·范成大

登坛策刘项,卧卢料曹孙。
探懹取事业,一一如印圈。
英豪盖天资,八极入控抟。
由来事成毁,只系手覆翻。

* 关于木卢的诗词 描写木卢的诗词 带有木卢的诗词 包含木卢的古诗词(1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