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无期的诗词(415首)

101 《读太白感兴拟作二首》 宋·张耒

陈王本无赖,少与美人期。
蛾眉作秽血,蛊鬼尚何知。
乃复结绸缪,伫车心伤悲。
幻灭犹欲取,哀哉一痴儿。
千年化异物,双作鸳鸯飞。
终然随大化,飘荡今何之。

102 《希深洛中冬夕道话有怀善慧大士因探得江字韵》 宋·梅尧臣

彼有上人者,妙谈心所降。
达空知不二,观行本无双。
久阻飘花席,因思响雪窗。
社中虽得远,方外自非庞。
梦幻凭他劫,风尘厌此邦。
终期亲道树,何必忆重江。

103 《赋梅奉呈陈太博》 宋·白玉蟾

霜清木脱嫩寒森,惊见孤英吐竹林。
不负雪期如有信,偶先春事本无心。
月横瘦影池塘浅,风递微香院落深。
莫问调羹并止渴,枝枝且惬醉来簪。

104 《次折枢留题雪峰韵》 宋·张元干

轩冕本无意,烟霞如有期。
故人容野老,胜践见新诗。
谁办兼忘世,公当急济时。
春归仍送别,好在出山迟。

105 《谢襄阳陶宰惠靖节先生编年大本》 宋·陈造

陶翁清节人可追,陶诗妙处吾所师。
百篇昭昭揭日月,行云流水无定姿。
颠倒后前昧甲子,可忍白璧犹小疵。
三家纪述互蹖駮,千载传授仍参差。

106 《朱南剑挽词》 宋·楼钥

棋战久不对,对盟亦寖寒。
方期会真率,乃尔变悲欢。
岁晚本无憾,情深那忍看。
佳城何处是,东望涕汍澜。

107 《次韵元衡送别》 宋·赵蕃

老马千里志,老鹤万里心。
武夫用清庙,珍材卧中休。
进寸辄退尺,枉尺宁直寻。
桃李本无言,山水乃有音。

108 《四明越添监连日惠诗不能尽继匠手次唐律韵以》 宋·曹彦约

马口为衔不自宁,辙环唯笔可深耕。
门迎沧海襟期阔,地带天潢句法清。
吾道本无青白眼,世情休欢短长檠。
珠玑肯袖来昌谷,不道陈人畏后生。

109 《上宪使张郎中寿借西山集中甲申秋所赋雨荷诗》 宋·程公许

荣途惊一世,志士独苦心。
君看曲江公,中宵梁父吟。
岂无平反笑,事使贯索沉。
独醒睨众醉,枉尺那直寻。

110 《次韵陈季陵记梦》 宋·陈棣

夜閒得安寝,方期万事休。
那知清梦中。
蚁穴有胜游。
朝把南柯麾,暮猎龟山头。

111 《日本慈源禅人归国请偈》 宋·释绍昙

牧间今睥六十八,湖上掩关期养拙。
万缘不挂一丝头,对客懒饶三寸舌。
问吾道,秧田泼绿农夸好。
问吾禅,烟林噪晚声未闻。
无端外国人瞒我,插片木头讨甚麽。
吃盏粗茶送出门,海山啼断催归鸟。

112 《失题》 宋·舒岳祥

山云如练静,水云如鹤飞。
细观聚散间,动静皆天机。
是物本无心,出处不可期。
我亦尝出岫,不雨竟空归。
师今恐云去,密密关窗扉。
收卷成坐卧,补缀为衲衣。
此中有深意,宴坐添炉霏。

113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114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115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116 《流莺》 唐·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咏物抒情写鸟身世

117 《病梅馆记》 清·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高中文言文哲理咏物寓人

118 《芙蓉女儿诔》 清·曹雪芹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长诗

119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20 《赠白马王彪·并序》 魏晋·曹植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抒情长诗离别亲情悼念

* 关于本无期的诗词 描写本无期的诗词 带有本无期的诗词 包含本无期的古诗词(4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