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世民的诗词(103首)

21 《书二客论呈李君锡学士》 宋·梅尧臣

我慕杜挺之,磊落高世谈。
又爱王平甫,才雄天马骖。
二人相议评,最重李淮南。
逶迤文馆彦,委曲部政谙。

22 《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示卷》 宋·梅尧臣

李氏世能诗,落落为时豪。
汉陵唐太白,始竞二雅高。
益端正封贺,才各倾吴涛。
於今几代孙,手持切玉刀。

23 《再用奴字韵寄李廷吉》 宋·王之道

霜余菊暗荷叶枯,千头喜见君家奴。
离离丹实照绿叶,不减五松官大夫。
迩来万木冻欲死,东君信到梅花须。
一枝亚竹斜照水,便觉清香无处无。

24 《挽李子永二首》 宋·赵蕃

封侯寂寞空飞将,佳句流传自谪仙。
半世作民才六考,他年垂世有千篇。
箧中酬唱都无恙,天外音书不复传。
五岭三苗底处所,千岩万壑若何边。

25 《过堂迂路登三学山李八百仙人道场》 宋·程公许

失脚尘土窄,谒归旬朔暂。
迂径款名山,攀险得幽习。
平川开霭杳,长江远疏散。
驱车松柏阴,关户见日淡。

26 《送李去病赴召》 宋·郭印

五岳四渎今异方,东西南北衣冠乡。
巽维久挽六龙驾,江浙人物无遁藏。
参井之区最遐僻,步武难依日月光。
吾皇侧席伫贤俊,紫泥屡下勤搜扬。

27 《寄李缦仲渊》 宋·石介

喑吁嘻!屈原放,贾谊投,晦之流,子望囚。
古人今人皆不免,才能累身才反仇。

28 《上知府李殿院十韵》 宋·魏野

诏选来棠树,花骢拥旆乘。
饥民期再活,寒士贺中兴。
廌角谁伤触,狼心自战兢。
只求天子信,寄避世家僧。

29 《李丞相生朝》 宋·张元干

柱史生周室,仙源谱系崇。
储星昭昴宿,降岳表神嵩。
间气凭家世,宗臣挺祖风。
梦求终作楫,猎卜果非熊。

30 《挽李主簿长民二首》 宋·廖行之

蚤擅湘中二妙声,一官政尔为亲荣。
倦游未试胸中蕴,苦学徒遗身后名。
踵武世科知有子,尽心色养足生平。
可堪膝下称觞处,不见伯仁贤弟兄。

31 《寿四川制置李侍郎》 宋·魏了翁

崧高二王德,丰水数世仁。
一心千古脉,一气三才根。
人言通德门,封培知几春。
陵州不尽用,雝国非全神。

32 《送庐陵李宰养直之官兼呈刘寺簿四首》 宋·彭龟年

入仕不为宰,无异面墙壁。
如何今世人,指作富贵厄。
区区为身谋,反谓第一策。
皇皇百里民,谁为访休戚。

33 《苏武传(节选)》 两汉·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34 《潮州韩文公庙碑》 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古文观止碑文赞颂写人

35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36 《袁州州学记》 宋·李觏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
惟时守令,有哲有愚。
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
或连数城,亡诵弦声。

古文观止学习散文

37 《永州八记》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辞赋精选山水游记

38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39 《答客难》 两汉·东方朔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辞赋精选怀才不遇

40 《国宾黄先生之官义乌主簿赋诗奉赠》 明·王祎

黄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仪矩,蔼蔼赡文辞。
峨冠映长鬛,大布以为衣。
去岁应辟举,来自盱江湄。

* 关于李世民的诗词 描写李世民的诗词 带有李世民的诗词 包含李世民的古诗词(1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