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松午的诗词(331首)

61 《松阴梦词》 明·张羽

阳坡碧草秋芊绵,疏影漏衣团绿烟。
龙枝无声山日午,仙骨蜕空神悄然。
冰魂微回海山小,泠泠鹤语青林表。
俯视黄尘盖九州,悠悠凡梦何时晓?

62 《端午日枫亭道中》 宋·陈宓

百里青松五月凉,千年忠惠有馀芳。
后人继此非难事,不为公家虑久长。

63 《和育王十二题·晋年松》 宋·李覯

典午既陵夷,群材共沦谢。
唯有青青松,于今被王化。

64 《丙午寒食题净土寺一首》 宋·王阮

方见繁红绣小园,已随流水泛前村。
人於醽醁真无分,雨共秋千似有冤。
投老故应诸事懒,问春能得几分存。
不须便作匆匆散,更把松梅子细论。

65 《答朱子暇见访同牧斋次韵三首(庚午春)》 明·程嘉燧

招得无家一布袍,留连酒圣狎诗豪。
林端水聒归潭静,云里峰来跂石高。
晓案晴光研竹露,夜瓢明月煮松涛。
山中入夏先凉冷,便约湖心弄小舠。
¤

66 《答朱子暇见访同牧斋次韵三首(庚午春)》 明·程嘉燧

乘兴停舟草岸时,落帆高树鸟先知。
茶神句里看云过,草圣行间识露垂。
洗砚池香萦墨细,解巾松月逗眠迟。
夫君不浅中林意,流水空山待子期。

67 《张天师草堂》 唐·常建

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
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
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

68 《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 唐·孟浩然

停午闻山钟,起行散愁疾。
寻林采芝去,转谷松翠密。
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
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
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
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69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70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露浓 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拜访写景抒情

71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 唐·岑参

闻君行路难,惆怅临长衢。
岂不惮险艰,王程剩相拘。
忆昨蓬莱宫,新授刺史符。
明主仍赐衣,价直千万馀。

72 《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同黎拾遗赋献)》 唐·岑参

丞相百僚长,两朝居此官。
成功云雷际,翊圣天地安。
不矜南宫贵,只向东山看。
宅占凤城胜,窗中云岭宽。

73 《法镜寺》 唐·杜甫

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
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婵娟碧鲜净,萧摵寒箨聚。
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74 《重游长真寺》 唐·戴叔伦

同到长真寺,青山四面同。
鸟啼花竹暗,人散户庭空。
蒲涧千年雨,松门午夜风。
旧游悲往日,回首各西东。

75 《题柱国寺》 唐·王建

皇帝施钱修此院,半居天上半人间。
丹梯暗出三重阁,古像斜开一面山。
松柏自穿空地少,川原不税小僧闲。
行香天使长相续,早起离城日午还。

76 《题柱国寺》 唐·王建

皇帝施钱修此院,半居天上半人间。
丹梯暗出三重阁,古像斜开一面山。
松柏自穿空地少,川原不税小僧闲。
行香天使长相续,早起离城日午还。

77 《永安寺照上人房》 唐·欧阳詹

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闲石上似无人。
群阴欲午钟声动,自煮溪蔬养幻身。

78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 唐·孟郊

百虫笑秋律,清削月夜闻。
晓棱视听微,风剪叶已纷。
君子鉴大雅,老人非俊群。
收拾古所弃,俯仰补空文。

79 《续古诗十首》 唐·白居易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
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
伶俜独居妾,迢递长征客。
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

赠别赞美友人

80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 唐·白居易

昔作咸秦客,常思江海行。
今来仍尽室,此去又专城。
典午犹为幸,分忧固是荣。
簈星州乘送,艛艓驿船迎。

* 关于松午的诗词 描写松午的诗词 带有松午的诗词 包含松午的古诗词(3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