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松衣的诗词(1467首)

41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 宋·谢直

先公为直言,蔡林古无书。
家贫卖窗箔,编箨聚所馀。
取之写文字,琐细行虫蛆。
遂令后奕世,衣冠出门闾。
今为搪政孙,学与不学欤。

42 《巫山一段云 松都八景 紫洞寻僧》 元·李齐贤

傍石过清浅,穿林上翠微。
逢人何更问僧扉。
午梵出烟霏。
草露沾芒屦,松花点葛衣。
鬓丝禅榻坐忘机。
山鸟漫催归。

43 《巫山一段云 松都八景 紫洞寻僧》 元·李齐贤

傍石过清浅,穿林上翠微。
逢人何更问僧扉。
午梵出烟霏。
草露沾芒屦,松花点葛衣。
鬓丝禅榻坐忘机。
山鸟漫催归。

44 《风入松 咏俞绍庵秋蟾台》 元·沈禧

层台高筑势崭岩。
迢递隔闾阎。
不将贮彼狂歌舞,深秋夜、登玩银蟾。
为爱一轮光皎,又看孤影廉纤。

45 《风入松 咏俞绍庵秋蟾台》 元·沈禧

层台高筑势崭岩。
迢递隔闾阎。
不将贮彼狂歌舞,深秋夜、登玩银蟾。
为爱一轮光皎,又看孤影廉纤。

46 《风入松 题石坛道士焚香》 元·沈禧

暮云收尽紫霄宽。
灏气袭衣冠。
清泉白石长为伍,松头露、冷滴方坛。
此际千林影断,于时万籁声乾。

47 《风入松 渔隐》 元·沈禧

绿蓑新制把渔竿。
摆脱旧衣冠。
房租去住无拘系,朝吴楚、暮宿湘湍。
且躲是非荣辱,不愁雨暑风寒。

48 《风入松 题石坛道士焚香》 元·沈禧

暮云收尽紫霄宽。
灏气袭衣冠。
清泉白石长为伍,松头露、冷滴方坛。
此际千林影断,于时万籁声乾。

49 《风入松 渔隐》 元·沈禧

绿蓑新制把渔竿。
摆脱旧衣冠。
房租去住无拘系,朝吴楚、暮宿湘湍。
且躲是非荣辱,不愁雨暑风寒。

50 《风入松 梅花》 元·谢应芳

岁寒心事旧相知。
相别去年时。
如今重观春风面,此年时、消瘦些儿。
天上玉堂何在,人间金鼎频移。

51 《风入松 梅花》 元·谢应芳

岁寒心事旧相知。
相别去年时。
如今重观春风面,此年时、消瘦些儿。
天上玉堂何在,人间金鼎频移。

52 《满庭芳·体挂云衣》 元·刘处玄

体挂云衣,身如布素,应为莫厌清贫。
道无形象,大悟里头真。
憎爱心无有德,俱赞美、归顺良因。
洪禧至,闲看法教,松竹每为邻。

53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十二》 宋·裘万顷

平池春去水溶溶,人在笙歌一部中。
柳叶翻风罗带绿,荷花著雨锦衣红。

54 《松江莫生廷韩远来见访比归赋赠》 明·王慎中

文采翩翩正少年,机云以后仍生贤。
已见驰声嵩洛下,却来吟眺楚江边。
扁舟泊近西淮柳,客舍时沽南市酒。
路果纷投骏马前,山衣寄换新莺后。

55 《再题松明寺次前题壁间韵》 宋·黄棆

怪若奇峰巧若何,衣冠到此苦无多。
自惭登览非能赋,敢觊雕镌尚不磨。
古寺残僧犹记忆,岚烟嶂雨几嘘呵。
旧题莫辨苍苔迹,多谢梅仙为剪摩。

56 《太守王公植松因赋》 宋·舒雄

滁上分忧老外郎,昔年曾此典南漳。
双旌引过题桥路,五里迎归衣锦乡。
种是万朱松树在,至今民唤作甘棠。

57 《然上人还松台》 宋·宋庆之

白头宁俯仰,自觉住山非。
旧业双松在,初秋一锡归。
从人借茶具,就日补寒衣。
团党委见新诗久,朝来叩我扉。

58 《和通山尹张松坡梦游庐山吟》 宋·余宏孙

我行匡庐鬓青青,往往大醉琵琶亭。
归来老我二十载,惟有梦寐劳神形。
有时遍历开先寺,老僧禅定齁齁睡。
有时经过五柳家,秫香酒熟邀人醉。

59 《题法华山天衣寺》 宋·曾会

十里湖光十里松,松阴路到十高峰。
窗看渡口随湖月,楼听云门度岭钟。
梁帝钵含山雨润,普贤台鏁藓花重。
谁人的是忘机子,香稻寒蔬养瘦容。

60 《青衣泉》 宋·赵方

地脉流香出翠微,不关传说是耶非。
赛风隐隐鸣松涧,急溜潺潺泻石矶。
此日无鸾飞碧落,当年有女着青衣。
闲将陆羽茶经较,只载中冷一翁归。

* 关于松衣的诗词 描写松衣的诗词 带有松衣的诗词 包含松衣的古诗词(146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