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枝孙的诗词(516首)

61 《新栽德安牡丹,透根生孙,枝皆千叶种也,即》 宋·杨万里

日上浑迟在,花乘绝早看。
精神百倍好,风露七分寒。
夜宴醒犹醉,晨妆湿未乾。
子孙更千亿,紫笋绕团栾。

62 《送同年孙锡勾簿巢县》 宋·宋祁

干牍公车与愿违,却怀黄绶去江湄。
中都食酪忧蒪老,要路编苫笑锦迟。
酒帜亭长离帟罢,浪花风稳暝帆移。
惊秋感别俱成恨,瘦尽森森琼树枝。

63 《送同年张孝孙勾簿颍阴》 宋·宋祁

雪序繁云掠苑回,行人此地一衔杯。
东西沟上歌流水,南北枝头怨赠梅。
绵竹诵篇沈秘幄,堵坡题字晦轻埃。
莫辞县枳淹鸾翮,密启天官伫荐才。

64 《孙彦古画风雨山水歌》 宋·张耒

山深岩高石壁青,白日忽变天晦冥。
黑风驱云走不停,惊电疾雨来如倾。
山前雨点大如手,山下水涌危槎横。
崩崖古树老有灵,吼怒直与风云争。

65 《和孙公善李仲同金樱饵唱酬二首》 宋·黄庭坚

人生欲长存,日月不肯迟。
百年风吹过,忽成甘蔗滓。
传闻上世士,烹饵草木滋。
千秋垂绿发,每恨不同时。

66 《梦李白诵竹枝词三叠》 宋·黄庭坚

竹竿坡面蛇倒退,摩围山腰胡孙愁。
杜鹃无血可续泪,何日金鸡赦九州。

67 《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 宋·黄庭坚

南窗读书声吾伊,北窗见月歌竹枝。
我家白发问乌鹊,他家红妆占蛛丝。

68 《寄题孙氏碧鲜亭》 宋·范仲淹

天地何风流,复生王子猷。
黄金买碧鲜,绿玉排清秋。
非木亦非草,东君岁寒实。
耿耿金石性,雪霜不能老。

69 《东风第一枝·腊雪犹凝》 宋·无名氏

腊雪犹凝,东风递暖,江南梅早先拆。
一枝经晓芬芳,几处漏春信息。
孤根寒艳,料化工、别施恩力。
迥不与、桃李争妍,自称寿阳妆饰。

70 《玉交枝/忆秦娥》 宋·无名氏

蕙子兰孙小样儿。
化工簇就寄南枝。
笑他兰蕙,虽韵带轻肥。
香霭紫檀和雾重,色攒黄蜡界金徽。
有人潇洒,插向鬓边宜。

71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六桑钩》 宋·梅尧臣

长钩扳桑枝,短钩挂桑笼。
南陌露气寒,东方日光动。
少妇首且笄,幼女角已{上髟下总}。
竞以采叶归,曾非事梳栊。

72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四耘鼓》 宋·梅尧臣

挂鼓大树枝,将以一耘耔。
逢逢达远近,汨汨来田里。
功既由此兴,饷亦从此始。
固殊调猿猴,欲取儿童喜。

73 《荔枝送郭圆机戏作》 宋·晁说之

荔枝一骑红尘後,便有渔阳万骑来。
郭令诸孙今得味,却同羯鼓逞诗才。

74 《寄题陕府南溪兼简孙何兄弟》 宋·王禹偁

申湖在陕服,自昔名所重。
许昌遗唐律,人口尚传诵。
旧迹固蓁莽。
胜概犹出众。

75 《题孙母陈孺人墓志》 宋·刘克庄

诲子如陶母,持身比伯姬。
携扶同出峡,侨寄未还枝。
阡有时而表,魂无所不之。
一端差慰意,徐字与杨碑。

76 《柳枝》 宋·文同

墙宇周回院落深,日光风色净阴阴。
柔条一似孙荆玉,贴地反腰衔宝簪。

77 《赠孙次山》 宋·周必大

南涧有奇松,岁晚郁青苍。
北陇有寒梅,同傲雪与霜。
实大华更荣,二美乃相望。
我从采樵归,闻此百步香。

78 《次韵姚孝孙判官见还岐梁唱和诗集》 宋·苏辙

伯氏文章岂敢知,岐梁偶有往还诗。
自怜兄力能兼弟,谁肯埙终不听篪。
西虢春游池百顷,南溪秋入竹千枝。
恨君曾是关中吏,属和追陪失此时。

79 《孙寺丞知考城县》 宋·杨亿

早得东堂桂一枝,凌云词赋汉皇知。
從军久在红莲幕,对策曾临白玉墀。
霰雪陪游应不晚,弦歌为政莫嫌卑。
春官宗伯大京兆,喜见门生趋府时。

80 《和孙少述侯职方同燕席》 宋·曾巩

两翁头白喜追陪,好事铃斋燕席开。
腊在未消盈尺雪,春归先放一枝梅。
况无庭下书投缿,更尽筵中酒满杯。
周召二南皆绝唱,抑扬赓和愧非材。

* 关于枝孙的诗词 描写枝孙的诗词 带有枝孙的诗词 包含枝孙的古诗词(5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