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枝稍的诗词(116首)

21 《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三首》 唐·楼颖

水竹谁家宅,幽庭向苑门。
今知季伦沼,旧是辟疆园。
饥鹭窥鱼静,鸣鸦带子喧。
兴成只自适,欲白返忘言。

22 《寒雨朝行视园树》 唐·杜甫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
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23 《险竿歌》 唐·顾况

宛陵女儿擘飞手,长竿横空上下走。
已能轻险若平地,岂肯身为一家妇。
宛陵将士天下雄,一下定却长稍弓。

24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唐·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写风思念

25 《残莺百啭歌同王员外耿拾遗吉中孚李端游慈恩各赋一物》 唐·司空曙

残莺一何怨,百啭相寻续。
始辨下将高,稍分长复促。
绵蛮巧状语,机节终如曲。
野客赏应迟,幽僧闻讵足。

26 《七泉寺上方》 唐·王建

长年好名山,本性今得从。
回看尘迹遥,稍见麋鹿踪。
老僧云中居,石门青重重。
阴泉养成龟,古壁飞却龙。

27 《杂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见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咏应制》 唐·崔元翰

新藤正可玩,得地又蓬时。
罗生密叶交绿蔓,欲布清阴垂紫蕤。
已带朝光暖,犹含轻露滋。
遥依千华殿,稍上万年枝。

28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 唐·权德舆

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
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
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
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

29 《初夏曲三首》 唐·刘禹锡

铜壶方促夜,斗柄暂南回。
稍嫌单衣重,初怜北户开。
西园花已尽,新月为谁来。
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

30 《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 唐·刘禹锡

暮景中秋爽,阴灵既望圆。
浮精离碧海,分照接虞渊。
迥见孤轮出,高从倚盖旋。
二仪含皎澈,万象共澄鲜。

31 《遣春十首》 唐·元稹

晓月笼云影,莺声馀雾中。
暗芳飘露气,轻寒生柳风。
冉冉一趋府,未为劳我躬。
因兹得晨起,但觉情兴隆。

32 《景申秋八首》 唐·元稹

年年秋意绪,多向雨中生。
渐欲烟火近,稍怜衣服轻。
咏诗闲处立,忆事夜深行。
濩落寻常惯,凄凉别为情。

33 《景申秋八首》 唐·元稹

年年秋意绪,多向雨中生。
渐欲烟火近,稍怜衣服轻。
咏诗闲处立,忆事夜深行。
濩落寻常惯,凄凉别为情。

34 《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 唐·元稹

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
殷勤为报长安柳,莫惜枝条动软声。

35 《新栽竹》 唐·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馀茎。
见此溪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稍稍有馀清。
最爱近窗卧,秋风枝有声。

36 《思归(时初为校书郎)》 唐·白居易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
遂求及亲禄,黾勉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
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37 《想东游五十韵》 唐·白居易

海内时无事,江南岁有秋。
生民皆乐业,地主尽贤侯。
郊静销戎马,城高逼斗牛。
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

38 《想东游五十韵》 唐·白居易

海内时无事,江南岁有秋。
生民皆乐业,地主尽贤侯。
郊静销戎马,城高逼斗牛。
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

咏物言志赞美写风

39 《秋日寄李支使》 唐·姚合

秋思朝来起,侵人暑稍微。
晓眠离北户,午饭尚生衣。
山静云初白,枝高果渐稀。
闻君家海上,莫与燕同归。

友情离别写景

40 《风不鸣条(一作舒元舆)》 唐·黄颇

五纬起祥飙,无声瑞圣朝。
稍开含露蕊,才转惹烟条。
密叶应潜变,低枝几暗摇。
林间莺欲啭,花下蝶微飘。
初满沿堤草,因生逐水苗。
太平无一事,天外奏虞韶。

* 关于枝稍的诗词 描写枝稍的诗词 带有枝稍的诗词 包含枝稍的古诗词(1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