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柏舟的诗词(160首)

81 《水龙吟(次韵任世初送林商叟海道还闽中)》 宋·李纲

际天云海无涯,径从一叶舟中渡。
天容海色,浪平风稳,何尝有飓。
鳞甲千山,笙镛群籁,了无遮护。
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

82 《水调歌头(寿参政徐意一)》 宋·李公昴

地位到公辅,耆艾过稀年。
几人兼此二美,而况是名贤。
松柏苍然长健,姜桂老来愈辣,劲气九秋天。
鲠鲠撄鳞语,不改铁心坚。

咏物梅花

83 《乐语》 宋·王义山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
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宠周臣之宴。
颂声交作,协气横流。
与天同心,为民立命。

84 《满江红》 宋·赵希蓬

干结青铜,根走石、参天古柏。
最好是、苍阴不怕,火云如血。
雪里直疑神物护,雨余任待霜皮湿。
但只愁、涧底老风烟,无人识。

85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叙事长诗

86 《九歌》 先秦·屈原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楚辞祭祀

87 《七谏》 两汉·东方朔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楚辞

88 《与陈伯之书》 南北朝·丘迟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
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
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
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

书信

89 《西都赋》 两汉·班固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叙事议论

90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91 《九歌 湘君》 先秦·屈原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1]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2],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3],吹参差兮谁思?

92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93 《感皇恩 自寿 此石刻见山东历城县志卷二十四》 元·张养浩

林壑八年闲,吟残山色。
无处烟霞不相识。
真欢清福,举世谁人曾得。
天教分付与,云庄客。

94 《游泾川水西寺蕳叶八宣慰刘七都事章卞二元师》 明·宋濂

水陆行兼旬,招摇月如醉。
筋弛遂莫支,神痴但思睡。
若非游名山,曷以豁幽闭。
泾川名汉县,宝胜标唐寺。

95 《答赵景猷》 魏晋·曹摅

泛舟洛川。
济彼黄河。
乘流浮荡。
儵忽经过。

96 《耆英会诗》 宋·王拱辰

西都山水天下奇,神嵩景室环清伊。
甫申间气秀不绝,生贤会坚昌明时。
衣冠占数盛文雅,台符卿月光离离。
魏京雄奥压幽朔,游宫御府严天威。

97 《次韵仲退元日》 宋·徐瑞

松根坐稳逢元日,云外诗来寄此翁。
入眼辛盘春意绿,多情蜜炬晓光红。
儿孙拜舞欢声治,节物暄妍往日同。
欲忆少年角柏酒,舟船到手吸长虹。

98 《题文公书院》 宋·管御史

乘舟驻马览九曲,怪柏乔松映修竹。
水明山秀读书地,万古悠悠遗芳躅。
年深景怪公不来,淡雾衰草迷书台。
乌啼鹊噪暮林杪,明月夜夜穿空斋。
门轩岁月谁开闭,策杖登临令心碎。
无聊举棹便回路,闷倚船窗读周易。

99 《寄懒庵》 宋·胡仲参

天寒日短道路长,白云飞处知吾乡。
大江之东渭之北,念我故人何可忘。
别来杨柳春依依,只今开到梅花香。
扁舟漫浪归未得,京尘海里安行藏。

100 《山中寄外》 宋·龙辅

泊舟古岸傍,松柏日已昫。
本非同心期,空似西陵路。

* 关于柏舟的诗词 描写柏舟的诗词 带有柏舟的诗词 包含柏舟的古诗词(1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