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根径的诗词(298首)

81 《念奴娇(南归渡扬子作,杂用渊明语)》 宋·叶梦得

故山渐近,念渊明归意,翛然谁论。
归去来兮秋已老,松菊三径犹存。
稚子欢迎,飘飘风袂,依约旧衡门。
琴书萧散,更欣有酒盈尊。

古诗三百首纪游写景热爱

82 《梅花引》 宋·朱雍

梅亭别。
梅亭别。
梅亭回首都如雪。
粉融融。

83 《野庵曲》 宋·沈瀛

野叟最昏迷。
叹世间、光阴奔走如驰。
逢这闲时。
忽寻忖、一生里事都非。

84 《暮花天》 宋·陈亮

天意微慳,春工多裕,长须末后殷勤。
骨瘦挽先,肌韵恰好,花头径尺徐陈。
红黄粉紫,更牛家、姚魏为真。
留几种,蒂殢中州,异时齐顿浑身。

85 《汉宫春(和冯宫教咏梅,依李汉老韵)》 宋·徐鹿卿

庾岭梅花,到江空岁晚,始放南枝。
岂徒冰雪蹊径,不受侵欺。
孤高自负,尽炎凉、变态无期。
便瘴雨、蛮烟如许,淡妆也不随时。

86 《万年欢(春思)》 宋·史达祖

两袖梅风,谢桥边、岸痕犹带阴雪。
过了匆匆灯市,草根青发。
燕子春愁未醒,误几处、芳音辽绝。
烟_上、采绿人归,定应愁沁花骨。

春天写景抒情感慨

87 《瑞鹤仙(筇枝)》 宋·高观国

一枝苍玉冷。
爱露节霜根,从来孤劲。
提携远尘境。
自清癯骨力,岁寒心性。

88 《沁园春(和答吕柳希)》 宋·冯取洽

问讯柳溪,溪上柳容,胡为带埃。
叹阳春陡变,孰为披拂,赏音难遇,谁与徘徊。
好在湖山,吾容不辱,寄径垂条岂偶哉。
休摇荡,且深根宁极,免俗人猜。

89 《沁园春(和答吕柳希)》 宋·冯取洽

问讯柳溪,溪上柳容,胡为带埃。
叹阳春陡变,孰为披拂,赏音难遇,谁与徘徊。
好在湖山,吾容不辱,寄径垂条岂偶哉。
休摇荡,且深根宁极,免俗人猜。

90 《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 宋·吴文英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
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
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
昼闲度。

寒食节思乡

91 《水龙吟(云麓新葺北墅园池)》 宋·吴文英

好山都在西湖,斗城转北多流水。
屋边五亩,桥通双沼,平烟蘸翠。
旋叠云根,半开竹径,鸥来须避。
四时长把酒,临花傍月,无一日、不春意。

92 《声声慢(为高菊墅赋)》 宋·张炎

寒花清事,老圃闲人,相看秋色霏霏。
带叶分根,空翠半湿荷衣。
沅湘旧愁未减,有黄金、难铸相思。
但醉里,把苔笺重谱,不许春知。

登高望远思乡

93 《湘月》 宋·张炎

王中仙曳舟溪上。
天空水寒,古意萧飒。
中仙有词雅丽,平野作晋雪图,亦清逸可观。
余述此调,盖白石念奴娇鬲指声也。

94 《忆旧游(过故园有感)》 宋·张炎

记凝妆倚扇,笑眼窥帘,曾款芳尊。
步屟交枝径,引生香不断,流水中分。
忘了牡丹名字,和露拨花根。
甚杜牧重来,买栽无地,都是消魂。

95 《瑶台聚八仙(咏鸳鸯菊)》 宋·张炎

老圃堪嗟。
深夜雨、紫英犹傲霜华。
暖宿篱根,飞去想怯寒沙。
采摘浮杯如戏水,晚香淡似夜来些。

96 《沁园春(官满作)》 宋·雷应春

问讯故园,今如之何,还胜昔无。
想旧耘兰惠,依然葱蒨,新栽杨柳,亦已扶疏。
韭本千畦,芋根一亩,雨老烟荒谁为鉏。
难忘者,是竹吾爱甚,梅汝知乎。

宋词精选重阳节友情思乡

97 《二郎神(西施浣沙碛)》 宋·周弼

浪花皱石,飐夜月、欲移还定。
想白苎烘晴,黄蕉摊雨,人整斜巾照领。
剪断鲛绡何人续,黯梦想、秋江风冷。
空露渍藻铺,云根苔甃,指痕环影。

98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高中文言文楚辞写人爱国励志忧国忧民

99 《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议论学习勉励

100 《苏武传(节选)》 两汉·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 关于根径的诗词 描写根径的诗词 带有根径的诗词 包含根径的古诗词(29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