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梵楼的诗词(98首)

81 《访丹霞》 宋·邓肃

烟云著天无寸空,寒窗瑟瑟夜号风。
浩歌出门何所诣,故人飞锡梵王宫。
扣门兀坐寂无语,衲破蒙头面如土。
逢场聊复触机锋,千偈澜翻疾风雨。

82 《寓栖隐者僧舍读书》 宋·冯时行

茅竹无钱结翠霞,归来栖止梵王家。
夜窗听雨翻书叶,晓研凌霜注井花。
已隔朱楼安管钥,独寻碧磵问津涯。
芦帘纸帐门如水,兀坐蒲团事不赊。

83 《贺刘侍郎三首》 宋·王之望

万景楼头尽日留,乌尤岭上及春游。
溪潭杳渺游鱼乐,林木阴森倦鸟投。
千尺梵身名不谬,半轮山月句难酬。
争流况秀君休问,更有江声撼一州。

84 《六用喜雪韵二首》 宋·吴潜

梵宫楼阁正横虚,俯瞰平畴一幅书。
宿鸟投林迷所自,野貛寻穴失其初。
茅柴熟处功非细,榾柮烧来计未疎。
回首少年观校猎,忽飞一骑射山狙。

85 《四月五日醉书慈云阁》 宋·陈著

峰开荷叶东南倾,梵宫截断西来青。
参差楼阁半空起,撞钟椎鱼撼林坰。
奔走簦笠数百里,随事来乞山中灵。
大众坐饱云捧足,百需顺应水建瓴。

86 《葛岭》 宋·董嗣杲

白云几叠翠岚重,往往疏钟出梵宫。
石骨谁人镌佛像,岭头何处觅仙翁。
楼台水月丹青地,帘幕莺花锦绣丛。
游子莫支苍竹去,风雷容易起虚空。

87 《妙智寺明上人他适因得一游》 宋·董嗣杲

主僧何所往,閒客自来游。
山阜秋棱劲,村塍稻把稠。
落乌攒梵庑,腥鸽堕经楼。
借鼎烹茶去,无人说赵州。

88 《孤山诗二首》 宋·释智圆

峭拔湖心起,湖心四望通。
盘根入巨浸,叠翠点寒空。
势迥侔蓬岛,层危敌阆风。
僧楼笼淡雾,雁塔礙飞鸿。

89 《正月望夜侍宴宣德门呈昭文富丞相》 宋·宋庠

帝阙开金狄,仙舆下玉京。
建春天上斗,不夜海边城。
佛火依山出,星榆夹道明。
清尘随汉跸,紫气护轩营。

90 《谒客不值夜梦见之》 宋·张镃

澄湖楼畔梵王宫,门外陂塘尽日风。
来访故人嗟未值,绝怜秋色与谁同。
不遑将母君应叹,始可言诗我未工。
须信梦多因境熟,夜深犹在寺门东。

91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 宋·方回

来舆去马禁城空,丰乐楼消一炬红。
说与吴侬莫惆怅,龙墀犹化梵王宫。

92 《次韵蒋颖叔游西湖入南屏山》 宋·苏颂

楼台高下满仙风,疑是蓬莱象帝宫。
湖面涵虚云漾漾,山腰藏景石珑珑。
松筠影出红尘外,钟梵声来碧落中。
薄暮将归起馀思,落霞飞鹜正横空。

93 《和惟晤师游鹤林寺寄颖长老》 宋·苏颂

黄鹄山前古梵宫,参差楼殿倚岩中。
群峰重叠围松径,三伏嬉游爱竹风。
牛首禅宗怀马素,襄阳耆旧忆庞翁。
长思胜会真幽适,谁使句婴不与同。

94 《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 宋·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见微旨,唇舌齿喉母生子,清浊重轻毛发比。
古者八岁方毁齿,小学师承方肄此。
时及春秋循一轨,台兴亦知窥阃壘。

95 《春夜雪再用韵十首》 宋·杨公远

琼林玉树竞奢华,老眼光摇眩有花。
莫是幻成银色界,楼台胜处梵王家。

96 《寓婺源紫虚观》 宋·杨公远

书卷携来寓紫虚,凭高凝眺更无余。
五山结邑龙盘踞,一水依城带卷舒。
旦暮鼓钟喧梵宇,高低楼阁壮神居。
年时除却酬香者,闤闠行人往复疎。

97 《题雪峰寺》 宋·喻良能

兰若接闽天,登临意豁然。
楼台秋色里,钟梵暮云边。
未遂游山兴,聊为借榻眠。
白头仍捧檄,奔走只堪怜。

98 《灵洲妙高台》 宋·曾丰

水心浮出石,洲背涌成山。
草木仙家种,楼台梵氏关。
全输缁衲老,长与白云闲。
隔岸风烟好,终嫌是世间。

* 关于梵楼的诗词 描写梵楼的诗词 带有梵楼的诗词 包含梵楼的古诗词(9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