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棹影的诗词(280首)

21 《白雀返棹李王二子送余过虞山下作四绝句》 明·王宠

朱楼绀宇郁相参,倒影斜飞堕碧潭。
落日画船摇曳处,土风还自乐江南。

22 《鸳鸯湖棹歌 之三》 清·朱彝尊

春城处处起吴歌,夹岸疏帘影翠娥。
一叶舟穿妆阁底,倾脂河畔落花多。

23 《鸳鸯湖棹歌 之八》 清·朱彝尊

倅廨偏宜置酒过,亭前花月至今多。
不知三影吟成后,可载兜娘此地歌?

24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 清·朱彝尊

郎家湖北妾湖南,两浆缘流路旧谙。
却似钓鳌矶边鹭,往来凉月影毵毵。

25 《烛影摇红·飞尽西园》 宋·吴文英

飞尽西园,晚秋却胜春天气。
霜花开尽锦屏空,红叶新装缀。
时放清杯泛水。
暗凄凉、东风旧事。

26 《烛影摇红·辇路融晴》 宋·方岳

辇路融晴,宫云逗晓青旗报。
梅边香沁彩鞭寒,初信花风到。
笑语谁家帘幕,镂冰丝、红粉绿闹。
髻横玉燕,鬓颤琼幡,不能知掉。

27 《棹雪》 宋·叶茵

放船中流天模糊,淅淅霎霎鸣茭芦。
万顷刹那成玉壶,柔舻荡漾歌吴歈。
老渔直前相招呼,骨相子猷洵且都。
其人岂是斯人徒,相顾而笑掀虬须。

28 《初夏》 唐·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
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29 《舞曲歌辞·吴俞儿舞歌·剑俞》 唐·陆龟蒙

枝月喉,棹霜脊,北斗离离在寒碧。
龙魂清,虎尾白,秋照海心同一色。
纛影吒沙干影侧。
神豪发直,四睨之人股佶栗,欲定不定定不得。
舂牍残,儿且止,狄胡有胆大如山,怖亦死。

30 《杂歌谣辞·渔父歌》 唐·李珣

水接衡门十里馀,信船归去卧看书。
轻爵禄,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
避世垂纶不记年,官高争得似君闲。

31 《入蜀秋夜宿江渚》 唐·陈子良

我行逢日暮,弭棹独维舟。
水雾一边起,风林两岸秋。
山阴黑断碛,月影素寒流。
故乡千里外,何以慰羁愁。

32 《泥谿》 唐·王勃

弭棹凌奔壑,低鞭蹑峻岐。
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
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
水烟笼翠渚,山照落丹崖。
风生蘋浦叶,露泣竹潭枝。
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

33 《池》 唐·李峤

彩棹浮太液,清觞醉习家。
诗情对明月,云曲拂流霞。
烟散龙形净,波含凤影斜。
安仁动秋兴,鱼鸟思空赊。

34 《菱》 唐·李峤

钜野韶光暮,东平春溜通。
影摇江浦月,香引棹歌风。
日色翻池上,潭花发镜中。
五湖多赏乐,千里望难穷。

35 《菱》 唐·李峤

钜野韶光暮,东平春溜通。
影摇江浦月,香引棹歌风。
日色翻池上,潭花发镜中。
五湖多赏乐,千里望难穷。

36 《畴昔篇》 唐·骆宾王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写景送别友情

37 《石门别杨六钦望》 唐·张说

燕人同窜越,万里自相哀。
影响无期会,江山此地来。
暮年伤泛梗,累日慰寒灰。
潮水东南落,浮云西北回。
俱看石门远,倚棹两悲哉。

38 《梦太白西峰》 唐·常建

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
遗我太白峰,寥寥辞垢氛。
结宇在星汉,宴林闭氤氲。
檐楹覆馀翠,巾舄生片云。

唐诗三百首怀古思乡

39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咏物柳树

40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 关于棹影的诗词 描写棹影的诗词 带有棹影的诗词 包含棹影的古诗词(2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