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屋的诗词(726首)

441 《表臣都官至十三里店》 宋·梅尧臣

风雨催车骑,駸駸来自南。
道旁有茅屋,宁容使君骖。
不谓忽下马,湿衣逢我谈。
田家已刈楚,田妇正好蚕。
既将国漕急,复与民事谙。
他年此茅屋,便比棠树甘。

442 《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内翰》 宋·梅尧臣

去年龙母沐,今年龙妇浴。
民何竞相传,讹言初愿戮。
沐水不湿缨,浴波吞目睛。
连岁果为患,准度非人情。

443 《五月十三日大水》 宋·梅尧臣

谁知山中水,忽向舍外流。
谁知门前路,已通溪中舟。
穷蛇上竹枝,聚蚓登阶陬。
我家地势高,四顾如湖滮。

444 《胥员外之复州景陵尉》 宋·梅尧臣

城隅汉水阔,正足槎头鱅。
采荇兼登俎。
施罛不贵钱。
江帆风势美,竹屋雨声连。
必有苍苔碣,留为好事传。

445 《依韵和永叔戏作》 宋·梅尧臣

琵琶转拨声繁促,学作饥禽啄寒木。
木蠹生虫细穴深,长啄歊铿未充腹。
拢弦叠响入众耳,发自深林答空谷。
上弦急逼下弦清,正如螗螂捕蝉声。

446 《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 宋·梅尧臣

石鼓作自周宣王,宣王发愤搜岐阳。
我车我马攻既良,射夫其同弓矢张。
舫舟又渔缚鱮鲂,何以贯之维柳杨。
从官执笔言成辛,书在鼓腰镌刻臧。

447 《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 宋·梅尧臣

往日送子春风前,春风酣酣杏正妍。
今来送归秋风後,秋风搣搣沙满川。
马鬣斜倾毛瑟缩,驭吏噤唫足後先。
弊裘吹裂寒入骨,枯株磨戛火欲燃。

448 《送王微之学士知池州》 宋·梅尧臣

秋江渺然生寒潮,北风吹帆上青霄。
旗脚舒舒战红鬣,旗心闪闪交皂雕。
樯下健儿发金铙,屋上鸾僮鸣紫箫。
岸傍舟人望且拜,溪口直入当高谯。

449 《阻风秦淮令狐度支寄酒》 宋·梅尧臣

春风不独开春木,能蹙浪花高似屋。
江船百尾泊深湾,铁缆千环系长轴。
远客今朝愁未平,主人赠榼饮还足。
前时共论酒可禁,急世救弊且忽速。
我今正得杯中趣,效陶种秫置心曲。

450 《寄题朱表臣职方真州新园》 宋·梅尧臣

青葱江上树,杳蔼宫前道。
道侧有新园,园中无恶草。
松陇方在望,茅屋闻已考。
朝廷正急才,何得言归老。

451 《姑苏杂咏 洞庭山》 明·高启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
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
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
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

452 《夜闻谢太史诵李杜诗》 明·高启

前歌《蜀道难》,后歌《逼仄行》。
商声激烈出破屋,林鸟夜起邻人惊。
我愁寂寞正欲眠,听此起坐心茫然。
高歌隔舍与相和,双泪迸落青灯前。

453 《答余左司沈别驾元夕会饮城南之作时在围中》 明·高启

青帝行春气初播,云沍余阴苦难破。
江头碧草生未长,战马寒嘶龁残莝。
炊烟泠落雨中湿,邻屋时闻有啼饿。
我愁郁郁但欲眠,肯以案书勤自课。

454 《丁校书见招晚酌》 明·高启

正坐羁愁不自聊,远烦舟楫暮相邀。
江悬落日犹三尺,风折垂阳定几条。
流水入花村杳杳,幽人对酒屋翛翛。
此乡不得君同客,应是春来更寂寥。

455 《宿蔡村夜起》 明·高启

四更鸡叫七星烂,独起开门候天旦。
月挂愁边人影低,风惊梦里鸟群散。
孤舟嫠妇寒自泣,破屋老农贫屡叹。
早飡欲发未遑安,客路飘零正多难。

456 《今年暑气甚剧六月二十八日初伏之末风雨甚横》 宋·晁说之

庚暑既云初,甲运将复浃。
正当相火行,如持溽土□。
炎炽及云霄,烦燠况仆妾。
皇天不胜毒,一日思自惬。

457 《忆江南赠通叟年兄》 宋·晁说之

北客而南征,蹇产非所志。
问津人尚绝,後来狂避世。
流离窜斥者,其数非一二。
风流称南朝,文物始佳丽。

458 《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宋·王禹偁

太岁在辛卯,九月万木落。
是时太阴亏,占云臣道剥。
王生出紫微,谴逐走商洛。
扶亲又抱子,迤逦过京索。

459 《竹溪间道至水南不入城而返小诗问讯》 宋·刘克庄

牛屋方将同扣角,渔矶亦拟共披蓑。
即今耆旧多凋谢,从古文章要琢磨。
一老少曾闻正始,六人五已相元和。
白头赖有溪翁伴,颇怪高轩不我过。

460 《卜居》 宋·王令

吾求一屋逮两月,贫不谋贵何以图。
朅栈自放就穷巷,幸得之喜何敢吁。
颓檐断柱不相缔,瓦堕散地梁架虚。
门无藩闑户不闭,时时犬彘入自居。

* 关于正屋的诗词 描写正屋的诗词 带有正屋的诗词 包含正屋的古诗词(7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