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屋的诗词(726首)

581 《别邢公昭丈》 宋·赵蕃

适远能忘别,冲行敢惮泥。
野航初唤渡,茅屋正啼鸡。
雨后妨梅步,风前对竹题。
因公动高兴,忆我旧幽栖。

582 《负暄》 宋·赵蕃

天公知我寒无褐,惠以檐间百尺裘。
挟纩固殊如是想,索衣不叹晚为谋。
神融遽合庄周梦,意气俄乘竹叶舟。
侧听屋山鸡正午,又愁寒雀暮啾啾。

583 《开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还乡寓居城南十二月》 宋·汪莘

茅屋冻将压,柴扉寒不开。
交朋几竿竹,兄弟数枝梅。
渡口月初出,沙头人正回。
客居殊自在,岁事亦相催。

584 《访吴安抚命赋诗竹洲中有静香亭堤静观斋舞雩》 宋·汪莘

凤麟敢谓皇家无,如公自合应时须。
胡为返驾竹洲隐,只与高堂素壁成画图。
一麾淮海重拜敕,老人在南子在北。
称家菽水欢在余,每日乃得见颜色。

585 《野趣亭》 宋·汪莘

晚唐多处士,林亭足娱嬉。
吾乡盛儒冠,何园可栖迟。
负者有不能,富者有不为。
我穷不出门,出门复坐驰。

586 《东行途中有感》 宋·汪莘

一路桃花愁杀人,柳塘茅屋正宜春。
春风不是不相识,不遣春山养病身。

587 《山间录拙作求教葺芷俚语将命笑掷幸甚》 宋·郑清之

老我愧不学,无以祛六蔽。
短绠赴修汲,深浅忘厉揭。
每逢扑凸篇,如对葛答谜。
敌垒或致师,何以御柴曳。

588 《梁运判生日》 宋·魏了翁

有歌不必歌吴趋,有舞不用陈巴渝。
试听天下紫云曲,着意自与人间殊。
益州刺史梁大夫,高冠长佩鸣清都。
秋原方集迎车雉,春风欲送升平乌。

589 《汪漕使即梅圃作浮月亭追和古诗余亦补和》 宋·魏了翁

一元播群卉,其气清以馥。
诗人竞称许,胡然於梅独。
黄宫播雷鼗,玉管动葭毂。
惟梅命於阳,清艳照朴蔌。

590 《游衡山》 宋·徐照

衡山七十二,高是祝融峰。
下界蛮方近,中天岳势崇。
四维皆佛占,绝顶正秋浓。
翼宿平垂地,雷池暗起龙。

591 《过眉山谒乡耆宿李八丈提刑》 宋·程公许

忆昔下吴会,拜公古渝州。
别来忽星纪,不知几三为。
岂不愿舂粮,占乌渠渠屋。
良期苦难俪,千里劳远目。

592 《重阳陪诸乡丈游水乐洞过风篁岭龙井张饮观雨》 宋·程公许

凛秋天气佳,令节天赐沐。
客居意莫展,胜赏诺已宿。
风澹湖不波,雾敛山更簇。
画舫厌嚣喧,笋舆恣追逐。

593 《连日快晴登金华庵观大面诸峰》 宋·程公许

斋心谒殊庭,异境目力眩。
积阴疑漏天,娲石谁与炼。
列仙喜我于,一笑晴景现。
絮云敛太空,螺翠敞大面,

594 《移住西门之溪上》 宋·程公许

罢官来就湖州住,为爱双流贯一城。
僦屋本非嫌僻静,开窗正要纳空明。
鱼是幸要随宜买,饘粥何妨逐渐营。
况有双梅供索笑,昭琴底处有亏成。

595 《和史子修投赠二首韵时被命至玉堂》 宋·程公许

历尽羊肠足力酸,湖山正好暂游盘。
羁愁等是如鸿集,乡信难忘问鹊乾。
瓦屋三间非易借,蒯缑长铗莫我弹。
玉川那用轻参尹,沽酒谁为赤令韩。

596 《饯寄庵居上龚颜质》 宋·程公许

煌煌帝王都,列第喧丝竹。
林园竞选胜,四匝湖山曲。
谁知南屏下,老叟甘幽独。
忆从古栝来,红颊鬓鬒绿。

597 《碧云亭晚眺二首》 宋·岳珂

閒步碧云亭,寒郊弄晚晴。
牛羊分暝色,禽鸟有春声。
城柳风犹劲,溪梅冰共清。
屋梁正残照,西望忆长庚。

598 《奉赓赵季茂雪中感兴二首》 宋·岳珂

湓城一夜雪,处处饭箩空。
青序回规运,苍生经屋穷。
伤心慨疆事,抱膝愧田翁。
别乘应同志,忧时正原丰。

599 《将发琵琶亭》 宋·岳珂

前岁西泝鄂,今岁东入吴。
同一琵琶亭,行客各异涂。
当时白傅恨,陈迹久榛芜。
岂特无遗音,榛芜今亦无。

600 《山居感旧百韵》 宋·岳珂

昔在淳熙日,中兴最盛年。
身逢千载运,眼见五朝天。
楚甸当澄按,岷江极泝沿。
经途俱极险,问字始能言。

* 关于正屋的诗词 描写正屋的诗词 带有正屋的诗词 包含正屋的古诗词(7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