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民的诗词(1787首)

41 《便民诗上颜正叔宣慰广东》 宋·李肖龙

枯苗一著雨,田畴绿芊芊。
蛰虫一逢春,窟穴声阗阗。
馀民望小定,甚于饥渴然。
昔何好弄兵,今何知服田。

42 《和葛天民南翔寺韵》 宋·释普洽

折鹤南翔何日返,香云不运春风转。
屋为鳞次枕江安,江作蛇行到门远。
的的明灯金殿寒,沈沈複道长廊晚。
老翁矍铄皎须眉,爱客将迎笑盈面。

43 《宽民堂》 宋·颜耆仲

圣训昭垂本至仁,此堂取义立名新。
通商有道能徕远,计利远心盖为民。
宽赐一分皆德意,奉行两字属微臣。
年年宝货千般集,好是熙台到处春。

44 《富民犯米四十字以喻之》 宋·朱南杰

彼此有人心,人心即讼庭。
初无深利害,倒自费调亭。
私意生荆棘,公家有典刑。
落便宜是益,座右可刊铭。

45 《甲戌乡中民情长句寄彦文布政》 明·龚诩

景泰五年甲戌岁,正当南亩耕耘际。
忽然骤水涨江湖,汹涌浩漫良可畏。
更堪滂沛雨兼旬,大岸小塍俱决溃。
田家男妇奔救忙,力竭气穷无术备。

46 《秋日过能始民部署中》 明·何璧

为郎无一事,客到但行吟。
落叶满官舍,此中秋更深。
庭虚闻咽潦,门冷集寒禽。
一自黄花对,转怀头上簪。

47 《赠朱白民》 明·筠隐遂

山静犹空劫,惟将木石亲。
肯居于此处,岂是等闲人。
写竹卖供米,删松破作薪。
只因寻异药,衣染别峰尘。

48 《观郑侠流民图》 明·鲁铎

旱风吹沙天地昏,扶携塞道离乡村。
身无完衣腹无食,病羸愁苦难具论。
老人状何似,头先于步足。
无气手中杖与臂,相如同行半作沟。

49 《登浪穹县护民寺》 明·逯昶

浪穹西阜寺,独眺有余情。
落日秋山色,西风古树声。
征衣怜旧弊,客路喜新晴。
洗钵焚香事,谁能了此生。

50 《游南翔寺追和葛天民韵》 明·南洲法师

白鹤南翔何日返,香云不断春风转。
屋为鳞次枕江安,江作蛇行到门远。
的的明灯金殿寒,沉沉复道长廊晚。
老翁矍铄皓须眉,爱客将迎笑盈面。

51 《题林盘所学民家藏温日观葡萄》 明·许伯旅

张颠草书天下雄,醉笔往往惊群公。
温师作画亦若是,我知画与书法通。
葡萄何来自西极,枝蔓连云引千尺。
世间画者谁最高,温师自有葡萄癖。

52 《题林周民山矾图》 明·许伯旅

山矾入画古所少,我昔见之倪赞家。
问君何处得此本,水屋十月来春花。
东风著树香满雪,长须滴露金粟结。
一枝独立霜霰余,已觉江梅是同列。

53 《朱泽民山水歌》 明·虞堪

江山青青江水绿,市上何人吹紫竹。
避暑宫前不见春,落花满地游麋鹿。
千古江山列画图,朱侯解写咫尺烟模糊。
扁舟依然在洲渚,应可自此归五湖。
昔人去者今有无,昔人去者今有无?

54 《朱泽民寒林平远图为徐用理作》 明·张肯

冻云压空雪欲作,野旷阴凝气萧索。
朔风一夜卷长林,万木离披尽摇落。
天连平远眼界宽,前山宛在空濛间。
溪头流水急如泻,日夕喷瀑声潺湲。

55 《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 宋·苏轼

山鸦晓辞谷,似报游人起。
出门犹屡顾,惨若去吾里。
道途险且迂,继此复能几。
溪边有危构,归驾聊复柅。

56 《次韵和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 宋·苏轼

都城日荒废,往事不可还。
惟余故苑石,漂散向人间。
公来始购蓄,不惮道里艰。
尽従尘埃中,来对冰雪颜。

57 《送张轩民寺丞赴省试》 宋·苏轼

龙飞甲子尽豪英,尝喜吾犹及老成。
人竞春兰笑秋菊,天教明月伴长庚。
传家各自闻诗礼,与子相逢亦弟兄。
洗眼上林看跃马,贺诗先到古宣城。
(伯父与太平州张侍读同年,此其子。

58 《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携手河堤上作此诗》 宋·苏轼

白酒无声滑泻油,醉行堤上散吾愁。
春风料峭羊角转,河水渺绵瓜蔓流。
君已思归梦巴峡,我能未到说黄州。
此身聚散何穷已,未忍悲歌学楚囚。

59 《次韵张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别》 宋·苏轼

玉堂给札气如云,初喜湘累复佩银。
樊口凄凉已陈迹,(昔与张同游武昌樊口,来诗中及之。
)班心突兀见长身。
(台吏谓御史立处为班心。
)江湖前日真成梦,鄠杜他年恐卜邻。
此去若容陪坐啸,故应客主尽诗人。

60 《将至丹阳寄表民》 宋·王安石

晓马駸駸路阻修,春风漠漠上衣裘。
三年衔恤空余息,一日忘形愿少留。
末路悲欢随俯仰,此生身世信沉浮。
寄声德操家人道,炊黍吾今且暂休。

* 关于此民的诗词 描写此民的诗词 带有此民的诗词 包含此民的古诗词(17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