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途的诗词(881首)

401 《安济桥》 宋·杜德源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
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
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402 《回龙院》 宋·范令闻

柏在去弗宿,万安退而止。
见几懲贯高,噬脐嬖妃子。
畏避虽同途,兴亡乃异轨。
江边招提小,楼阁半倾圮。

403 《峡塾讲中庸第二章诗》 宋·方逢振

滔滔逝者若斯夫,不有耆儒孰共扶。
昭揭五条皆达道,由来一本不殊途。
圣贤奥义难穷尽,老笔名言妙写模。
我欲研硃同点易,先生肯位此中无。

404 《峡塾讲中庸第二章》 宋·高公泗

滔滔逝者若斯夫,不有耆儒孰共扶。
昭揭五条皆达首,由来一本不殊途。
圣经奥义难穷尽,老笔名言妙写模。
我欲研硃同看易,先生肯往此中无。

405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宋·皇甫泌

昔在童蒙岁,学礼暨诗书。
肃肃秉庭训,罔敢甯斯须。
积习将一纪,心目多勤劬。
本此修拙辞,阶之登仕途。

406 《秀川馆联句》 宋·黄介

江声床摇寒,山购窗拗绿。
归舟著沙边,客梦绕乡曲。
簪盍豁秋悲,筵开从夜卜。
黄花散疎篱,苍竹围破屋。

407 《金塔》 宋·黄叔美

金溪有金源,昔我未尝造。
因逢吴道士,言此山水好。
金僧来自蜀,所至事幽讨。
地名适相符,结茅遂栖老。

408 《伏睹禁林新成盛事辄思歌咏不避荒芜上李学士》 宋·李沆

禁庭多士列华簪,严乐辉光冠古今。
御笔腾骧题玉署,宸章照耀咏辞林。
虚堂挂后传千载,翠琰刊成直万金。
振复文明知对作,尊崇儒术见天心。

409 《真味堂》 宋·李之纯

问渠真味若为言,不著盐梅也自全。
鼋鼎大夫徙染指,曲车公子谩流涎。
胸中已有五千卷,徽外更听三两弦。
此老清馋何所嗜,宦途嚼蜡已多年。

410 《咏华林书院》 宋·李宗谔

华林有胡氏,孝义共知名。
宅对千峰秀,家传双桂荣。
书楼藏六籍,讲席聚诸生。
官序新春拜,门闾往岁旌。

411 《天柱雉儿行》 宋·利书记

当年江上扬风舲,淮山望极排空青。
今登天柱赏潜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禅业一室因栖寄,选胜寻幽产真伪。
虚廊揩藓读残碑,三百年前刊异事。

412 《挽石子重》 宋·陆九渊

古重百里长,寄命谋托孤。
今以京秩授,糜至无贤愚。
州家督版帐,殿最视所输。
况乃积弊久,宿负堆文符。

413 《留别东郡诸僚友》 宋·梅挚

空府同来贤大夫,短亭门外即长途。
不辞烂醉尊前倒,明日此观重得无。

414 《四安道中所见》 宋·牟巘五

纷惹多岐意转猜,若为误向此中来。
平生不作穷途叹,途若穷时一笑回。

415 《火后寄诠老》 宋·木待问

搀枪堕九宵,列缺乱阡陌。
西城若黔庐,东墟已堆甓。
幽栖仅容膝,隐市意自适。
天公不我相,同此编户厄。

416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宋·庞谦孺

人生寄寒暑,销铄如然薪。
但见烈火炎,倏忽糜灰尘。
不过数十改,即已无此身。
岂不甚哀哉,言之为酸辛。
达士易与足,一饱即自促。
遇者运多途,贪婪丧其真。
如此不饮酒,徒为世上人。

417 《浯溪图》 宋·释德止

夷途勿抛控,抛探马多失。
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
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
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

418 《颂古》 宋·释妙堪

一人客路如天远,一个归心似箭轻。
彼此征途虽有异,须知同日到天廷。

419 《山居诗》 宋·释延寿

进退应须与智论,浮萍自在为无根。
扫门何太抛途辙,解佩犹能弃渥恩。
草径旋封迷旧迹,苔阶乱织露新痕。
不唯此景供游赏,无限烟萝尽一吞。

420 《偈七首》 宋·释允韶

一五二五,机轮无阻。
南山起云,北山下雨。
有人却道锦上添花,有人又道泥中洗土。
有人又道离此二途,便见丹霄独步。
若总如斯论量,山僧未敢相许。

* 关于此途的诗词 描写此途的诗词 带有此途的诗词 包含此途的古诗词(8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