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际的诗词(1094首)

741 《和陶》 宋·黄文雷

牧牛上阳坡,角挂上下经。
吴童歌且谣,皆趣皆混成。
东西两山间,饱见日月更。
归来松阴凉,夕阳满前庭。
黄叶从风翻,萧飒草际鸣。
再拜谢天公,赋此小人情。

742 《寄题西园》 宋·蒋堂

西园昔日多游從,回流屡泛户酒空。
前亭后亭草茵软,晓景晚景烟岚融。
角巾萧洒竹林际,履綦来往花际中。
时方偃蕃适四体,不料游宦如孤蓬。

743 《资圣寺》 宋·林夔孙

华峰跨苍穹,下有云一壑。
翚飞二百秋,蜂巢几千落。
灵泉际空留,宿雾临除薄。
山呈万古姿,竹陨六月箨。

744 《地藏塔》 宋·罗少微

还岭峰头霁色清,知微曾此学无生。
鸟从青壁屏边过,人在白云天际行。
一片晴霞迎晓日,万年松桧起秋声。
个中仙景真奇绝,宝塔玲珑最得名。

745 《龙泉山》 宋·孟点

污渎横鳣鲸,蝼蚊得而制。
所据非所容,悲欢生贾谊。
吾疑洛阳叟,所见未超诣。
卷之不能伸,无乃为形累。

746 《偈》 宋·钱盖

稽首文殊师,昔为七佛祖。
尝发大悲原,广度诸有情。
念彼东北方,是为清凉境。
龙神五百俱,眷属万菩萨。

747 《岳阳楼观洞庭》 宋·石赓

洞庭白波如雪山,九月颠风初作寒。
乾坤荡活漫无际,岳阳楼中方好看。
居人习惯占天色,短艇高樯绝行迹。
一点君山乍有无,鱼龙作坏三闾宅。

748 《颂古三首》 宋·释净全

此老从来谩自夸,无端病眼见空华。
直教当下超三际,检点将来未到家。

749 《题翠麓亭》 宋·释仲殊

素虬盘屈走灵泉,槲叶涂红作画船。
幡转玉绳光影旋,杯衔金镜酒痕圆。
篆形彩字方传世,星落光缠忽下天。
远想螭蟠殊未若,小图河曲宛依然。

750 《大悲观音栴檀像》 宋·释遵式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751 《游南山》 宋·汪任

浈阳富佳致,无以过南山。
山高雄地理,万丈亲云端。
攀援临绝顶,气象非尘寰。
神存古庙貌,台敞旧轩栏。

752 《何源秀才为予画山水图觅诗》 宋·王当

孤峰特立何巉巉,势与霄汉高相参。
左蟠右列分岭岫,俨若至尊朝子男。
怪予蜗室不盈丈,欲有异境超尘凡。
素缣挂壁故妥帖,平地作此千嵌岩。

753 《都峤山》 宋·吴元美

群峦环翠绣江隈,八叠中峰洞府开。
剑戟香炉空际列,马鞍兜子上方排。
烟笼丹灶鳌擎稳,云盖仙人鹤驾来。
观此宝玄真胜境,何须航海觅蓬莱。

754 《本心参政约游西山分韵得顶字》 宋·徐集孙

仆仆事行役,度尽千峰顶。
恣览亦云倦,困卧殊未醒。
西爽俄见要,前约欲重订。
结习若犹在,宁复计两胫。

755 《广胜寺》 宋·张傅

亭险高侠畏力微,放怀堪此养天机。
下窥平野遥无际,仰视危檐势欲飞。
常日群猿儇槛戏,有时晴霭拂窗归。
旌轩暂驻聊凝睇,应笑尘中万事非。

756 《庐州诗》 宋·张祁

平湖阻城南,长淮带城西。
壮哉金斗势,吴人筑合肥。
曹瞒狼顾地,苻秦又颠挤。
六飞驻吴会,重兵镇边陲。

757 《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宋·张去惑

汉江千里清溶溶,惟此南夏奠其中。
因山为城峙险固,一国形胜何高雄。
嶷然巨首名曰岘,回压面势尊且崇。
东扼迅流疑引翼。

758 《留守舍人张公安国闻维筑亭题其榜曰朝阳既去》 明·张维

日边清切以文鸣,立对朝阳欲问程。
笔落生春变寒谷,诗来将喜破愁城。
檐前水到乘槎便,天际山横与槛平。
准拟公归道过此,小留觞咏集簪缨。

759 《题山水障子为萧溪耕者赋》 明·张掞

萧溪先生乐山者,结屋临溪颇幽雅。
开轩见水不见山,却向图中看挥洒。
高斋素笔悬清风,仿佛坐我林崖下。
群峰奔驰势如马,绿树人家面平野。

760 《杭山八景》 宋·章鉴

一邦佳景萃峰头,宇宙钟灵自有由。
银竹霏霏山气盛,火轮颗颗水光浮。
年逢旱涝他方苦,世际丰穰此处优。
瞻望巍峨殊不远,登临仿佛帝王州。

* 关于此际的诗词 描写此际的诗词 带有此际的诗词 包含此际的古诗词(109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