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乐的诗词(396首)

41 《齐天乐(寿刘畊齐)》 宋·刘学颜

红冈小塔枫林路,曾见承平歌舞。
舞罢人归,月斜影转,重见郎官星度。
乡关境土,又二十余年,桑麻深露。
说与闾巷,少年知得当时否。

42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43 《卖书祀母》 清·吴嘉纪

母没悲今日,儿贫过昔时。
人间无乐岁,地下共长饥,白水当花荐,黄粱对雨炊。
莫言书寡效,今已慰哀思!

44 《麻姑山七古寿主簿母》 宋·卓田

麻姑之山高接天,世言中有麻姑仙。
朱颜玉扑镇长在,不知阅世经几年。
问此仙今在何许,当初果是谁家女。
似因一念天人寰,已作人间夫妇缘。

45 《乐语》 宋·王义山

金阙深深,正夏日初长禁柳青。
祥烟纷簇,红云一朵,飞度彤庭。
千妃随步处,觉薰风、微拂觚棱。
天颜喜,向东朝长乐,献九霞觥。

46 《乐语》 宋·王义山

慈元宫殿五云开。
寿献九霞杯。
步随王母共徘徊。
仙子下瑶台。
红袖引翻鸾镜媚,婆娑雪□风回。
繁弦脆管莫相催。
齐唱柘枝来。

47 《乐语》 宋·王义山

龙楼日永,鹤禁风薰,拂晓寿星光现。
无限霞裾,欣传帝母,与佛同生华旦。
佳气慈闱,看龙颜欢动,玉卮亲劝。
捧祝殷勤,对萱草青松,菖蒲翠软。

48 《江南乐八首代内作》 明·徐祯卿

还乡信自乐,望近转於邑。
阿母见儿归,定自持侬泣。

49 《永乐初给事姚伯善采木广右被瘴客死殡及六十》 明·沈周

惟昔永乐初,皇帝治明堂。
取材苍梧野,在楩楠豫章。
公素侃察闻,百辟得激扬。
譬如公输子,材悉良不良。

50 《众乐亭二首》 宋·钱公辅

势压平湖四面佳,好风明月是生涯。
鲸鲵背上浮三岛,菡萏香中放两衙。
屏列已疑云母净,帘垂不待水精奢。
此心会笑元丞相,终日楼台为一家。

51 《绍兴乐府》 宋·宋翔

天意回,皇母归。
戢烽燧,敞宫闱,朝阳赫奕明鞠衣。
惟皇之孝,

52 《上云乐》 明·于慎行

东厢食举百戏作,鱼龙曼衍中堂落。
华钟忽驻舞缀停,更进西方《上云乐》。
老胡家世是文康,紫髯深目华盖方。
白巾裹头火浣细,绿珠作带鞨长。

53 《圣母皇太后万寿诗》 清·爱新觉罗·福临

香花淑节寿阳宫,透户玄云接上穹。
德俪英皇符帝子,化覃江汉播王风。
瑶斋瑞应星回电,金戺光浮月贯虹。
坤厚无疆天下母,宫开嘉乐万方同。

54 《余主簿母挽词》 宋·苏轼

闺庭兰玉照乡闾,自昔虽贫乐有余。
岂独家人在中馈,却因麟趾识关睢。
云軿忽已归仙府,乔木依然拥旧庐。
忍把还乡千斛泪,一时洒向老莱裾。

55 《瑶华乐》 唐·李贺

穆天子,走龙媒。
八辔冬珑逐天回,五精扫地凝云开。

高门左右日月环,四方错镂棱层殷。

56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 宋·范成大

四德仪邦族,三迁奠里门。
姑宁忧疾痛,子自乐平反。
夏枕方供扇,薰堂甫种萱。
那知秋暑退,无复御轻轩。

57 《丘母太硕人臧氏挽诗二首》 宋·杨万里

行乐潘慈母,荣封卫硕人。
金花五色诰,雨叶六番春。
白露凋萱惨,青山拱木新。
九龄真上寿,一子更名臣。

58 《戏书效乐天》 宋·黄庭坚

造物生成嵇叔嬾,好人容纵接舆狂。
鸟飞鱼泳随高下,蚁集蜂衙听典常。
母惜此儿长道路,兄嗟予弟困冰霜。
酒壼自是华胥国,一醉从他四大忙。

59 《导引·母仪天下》 宋·无名氏

母仪天下,圣祚保延长。
声教被遐方。
严恭孝飨来清庙,鸾辂历康庄。
箫韵九奏凤来翔。

60 《村馆寒夜忽忽不乐学古乐府当句对》 宋·晁说之

将此愁来同彼恨,肯饶庾信让江淹。
雪翻愁绪风牵怨,月恋山空人依帘。
昨夜梦垂今日泪,一机素胜十端缣。
无烦言话谁能听,小叔狂来阿母严。

* 关于母乐的诗词 描写母乐的诗词 带有母乐的诗词 包含母乐的古诗词(3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