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石声的诗词(1311首)

841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中孚自仙官入仕)》 唐·卢纶

青袍芸阁郎,谈笑挹侯王。
旧箓藏云穴,新诗满帝乡。
名高闲不得,到处人争识。
谁知冰雪颜,已杂风尘色。

咏物白菊组诗

842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唐·李端

才子神骨清,虚竦眉眼明。
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
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
满堂归道师,众口宗诗伯。

写景抒怀

843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 唐·李端

郄超本绝伦,得意在芳春。
勋业耿家盛,风流荀氏均。
声名金作赋,白皙玉为身。
敛笏辞天子,乘龟从丈人。

844 《山下泉》 唐·李端

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
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
净色和云落,喧声绕石斜。
明朝更寻去,应到阮郎家。

845 《游终南山因寄苏奉礼士尊师苗员外》 唐·李端

半岭逢仙驾,清晨独采芝。
壶中开白日,雾里卷朱旂。
猿鸟知归路,松萝见会时。
鸡声传洞远,鹤语报家迟。

846 《赠衡岳隐禅师》 唐·司空曙

拥褐安居南岳头,白云高寺见衡州。
石窗湖水摇寒月,枫树猿声报夜秋。
讲席旧逢山鸟至,梵经初向竺僧求。
垂垂身老将传法,因下人间遂北游。

847 《送曲山人之衡州》 唐·司空曙

白石先生眉发光,已分甜雪饮红浆。
衣巾半染烟霞气,语笑兼和药草香。
茅洞玉声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阳。
千年城郭如相问,华表峨峨有夜霜。

848 《送张炼师还峨嵋山》 唐·司空曙

太一天坛天柱西,垂萝为幌石为梯。
前登灵境青霄绝,下视人间白日低。
松籁万声和管磬,丹光五色杂虹霓。
春山一入寻无路,鸟响烟深水满溪。

849 《雪二首》 唐·司空曙

乐游春苑望鹅毛,宫殿如星树似毫。
漫漫一川横渭水,太阳初出五陵高。
王屋南崖见洛城,石龛松寺上方平。
半山槲叶当窗下,一夜曾闻雪打声。

850 《七夕曲》 唐·王建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
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七夕节怀念

851 《捣衣曲(一作送衣曲)》 唐·王建

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
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
高楼敲玉节会成,家家不睡皆起听。

852 《薛二十池亭》 唐·王建

每个树边消一日,绕池行匝又须行。
异花多是非时有,好竹皆当要处生。
斜竖小桥看岛势,远移山石作泉声。
浮萍著岸风吹歇,水面无尘晚更清。

853 《薛二十池亭》 唐·王建

每个树边消一日,绕池行匝又须行。
异花多是非时有,好竹皆当要处生。
斜竖小桥看岛势,远移山石作泉声。
浮萍著岸风吹歇,水面无尘晚更清。

隐居

854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唐·刘商

姑苏台枕吴江水,层级鳞差向天倚。
秋高露白万林空,低望吴田三百里。
当时雄盛如何比,千仞无根立平地。

855 《秦越人洞中咏》 唐·于鹄

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
年年山下人,长见骑白龙。
洞门黑无底,日夜唯雷风。
清斋将入时,戴星兼抱松。

856 《宿西山修下元斋咏》 唐·于鹄

幽人在何处,松桧深冥冥。
西峰望紫云,知处安期生。
沐浴溪水暧,新衣礼仙名。
脱屐入静堂,绕像随礼行。

857 《秦越人洞中咏》 唐·于鹄

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
年年山下人,长见骑白龙。
洞门黑无底,日夜唯雷风。
清斋将入时,戴星兼抱松。

清明节踏青

858 《宿西山修下元斋咏》 唐·于鹄

幽人在何处,松桧深冥冥。
西峰望紫云,知处安期生。
沐浴溪水暧,新衣礼仙名。
脱屐入静堂,绕像随礼行。

859 《合江亭》 唐·韩愈

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
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
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
翦林迁神祠,买地费家货。

860 《招杨之罘》 唐·韩愈

柏生两石间,万岁终不大。
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
柏移就平地,马羁入厩中。
马思自由悲,柏有伤根容。

* 关于水石声的诗词 描写水石声的诗词 带有水石声的诗词 包含水石声的古诗词(13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