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山势的诗词(602首)

181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员外翰林三学士》 唐·韩愈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识,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岂其由。
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

182 《县斋有怀(阳山县斋作,时贞元二十一年顺宗新即位)》 唐·韩愈

少小尚奇伟,平生足悲吒。
犹嫌子夏儒,肯学樊迟稼。
事业窥皋稷,文章蔑曹谢。
濯缨起江湖,缀佩杂兰麝。

写人渔夫向往隐居感慨

183 《山泉(一作李才江诗)》 唐·杨发

半空飞下水,势去响如雷。
静彻啼猿寺,高陵坐客台。
耳同经剑阁,身若到天台。
溅树吹成冻,邻祠触作灰。
深中试榔栗,浅处落莓苔。
半夜重城闭,潺湲枕底来。

184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唐·李群玉

短翮后飞者,前攀鸾鹤翔。
力微应万里,矫首空苍苍。
谁昔探花源,考槃西岳阳。
高风动商洛,绮皓无馨香。

185 《台城晓朝曲》 唐·温庭筠

司马门前火千炬,阑干星斗天将曙。
朱网龛鬖丞相车,晓随叠鼓朝天去。
博山镜树香zv茸,袅袅浮航金画龙。
大江敛势避辰极,两阙深严烟翠浓。

186 《题松江驿》 唐·方干

便向中流出太阳,兼疑大岸逼浮桑。
门前白道通丹阙,浪里青山占几乡。
帆势落斜依浦溆,钟声断续在沧茫。
古今悉不知天意,偏把云霞媚一方。

187 《春望梁石头城》 唐·罗邺

柳碧桑黄破国春,残阳微雨望归人。
江山不改兴亡地,冠盖自为前后尘。
帆势挂风轻若翅,浪声吹岸叠如鳞。
六朝无限悲愁事,欲下荒城回首频。

188 《陈宫》 唐·秦韬玉

临春高阁拟瀛洲,贪宠张妃作胜游。
更把江山为己有,岂知台榭是身雠。
金城暗逐歌声碎,钱瓮潜随舞势休。
谁识古宫堪恨处,井桐吟雨不胜秋。

189 《谒蒋帝庙》 唐·韦庄

建业城边蒋帝祠,素髯清骨旧风姿。
江声似激秦军破,山势如匡晋祚危。
残雪岭头明组练,晚霞檐外簇旌旗。
金陵客路方流落,空祝回銮奠酒卮。

190 《玉仙道中》 唐·殷文圭

莼鲈方美别吴江,笔阵诗魔两未降。
山势北蟠龙偃蹇,泉声东漱玉琤瑽.古陂狐兔穿蛮冢,破寺荆榛拥佛幢。
信马冷吟迷路处,隔溪烟雨吠村厖。

191 《庐山》 唐·李中碧

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
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湓浦春烟列,星湾晚景沈。
图经宜细览,题咏卒难任。

192 《和元帅书记萧郎中观习水师》 唐·徐铉

元帅楼船出治兵,落星山外火旗明。
千帆日助江陵势,万里风驰下濑声。
杀气晓严波上鹢,凯歌遥骇海边鲸。
仲宣一作从军咏,回顾儒衣自不平。

193 《临江仙》 宋·辛弃疾

既见之,乃独为是突兀而止也,大笑而去。
主人戏下一转语,为苍壁解嘲
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
相知惟有主人翁。

咏物梅花抒怀

194 《题江湖伟观》 宋·范晞文

西湖何处可消愁,快上人间百尺楼。
千里山川浮王气,百年形势壮皇州。
逋仙宅近梅应古,坡老祠空竹自秋。
立徧阑干无限意,六桥歌舞懒回头。

195 《小孤山》 宋·刘沆

擎天有八柱,一柱此焉存。
石耸千寻势,波留四面痕。
江湖中作镇,风浪里盘根。
平地安然者,饶他五岳尊。

196 《游灵岩》 宋·富言

闻说灵岩境最幽,乘闲舣棹共追游。
飞泉翠滴半空雨,古树阴连万壑秋。
缥缈香烟笼梵榻,嵯峨山势枕江流。
登临眺望关河远,惹起乡思恋国愁。

197 《句》 宋·洪邃

重重山势荆门,衮衮江流罗道来。

198 《南楼》 宋·李猷卿

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
马鞍岭上浑如锦,繖盖门前半是花。

199 《留题巾山明庆塔院》 宋·钱昱

数级崔嵬万木中,最堪影势似难同。
栏杆夜压江心月,铃铎秋摇岳顶风。
重叠画瞻遮世界,稀疏清磬彻虚空。
有时问著禅僧路,笑指丹霄去不穷。

200 《早发》 宋·吴浚

颢气澄初晓,清江百丈秋。
桨摇山势动,船带日光流。
禽噪应知曙,鱼沉若避钩。
闲身非复昔,征棹莫迟留。

* 关于江山势的诗词 描写江山势的诗词 带有江山势的诗词 包含江山势的古诗词(6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