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沧海浪的诗词(253首)

41 《与尹推府》 明·俞大猷

匣内青锋磨砺久,连舟航海斩妖魑。
笑看风浪迷天地,静拨盘针定夏夷。
渊隐虬龙惊阵跃,汉飞牛斗避锋移。
捷书驰报承明主,沧海而今波不澌。

42 《游金焦二山》 宋·程卓

所子长江天际来,中流有山何壮哉。
深恨盘礴千万丈,寸土不受双崔嵬。
金山屹据上流险,四面佛屋相环回。
来帆去桨别舻舳,住僧过客烦追陪。

43 《崇寿院霜钟双阁》 宋·韩松

吾闻海上多云气,万状千形各殊异。
人间亦有亦等奇,二钟之山盖其类。
高崖凌空上摩云,下有岩隙颇幽邃。
料应自古水泷濯,弹空蜂房悬师鼻。

44 《弄玉篇》 明·韩邦靖

南天鹏海飞难尽,北极鳌峰镇不摇。
玄圃三山金作殿,青溪百仞玉为桥。
千春翠树玄霜落,九夏洪厓紫雪飘。
桃花零乱常迷路,彩凤翩翩不易招。

45 《长歌行》 宋·白玉蟾

厥初由阀阅,吾志在林泉。
为舜不无地,睎颜尽有天。
鱼虫犹可佛,鸡犬皆登仙。
顾我非六六,荷天良拳拳。

46 《觉非居士东菴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 宋·白玉蟾

一瓯之闽古无诸,山奇水透真画图。
霍童山在闽之隅,天下第一神仙都。
神仙渺茫不可见,桑田沧海几迁变。
三山崒嵂青至今,堪嗟山下人如燕。

47 《舟中听琴》 宋·苏辙

江流浩浩群动息,琴声琅琅中夜鸣。
水深天阔音响远,仰视牛斗皆従横。
昔有至人爱奇曲,学之三岁终无成。
一朝随师过沧海,留置绝岛不复迎。

48 《勉陈石二生》 宋·郑獬

精金埋深山,凿土不难得。
大贝贮沧海,破浪亦能识。
山趋猛虎穴,海入长蛟室。
必意往取之,投躯不少惜。

49 《精卫》 宋·胡仲弓

子房铸铁报韩仇,智者反豪合资误。
倾秦岂在博浪沙,继世自闻嬴业仆。
吁嗟精卫亦偿冤,一旦奋飞身不顾。
衔石填海抑何愚,岂在朝朝与暮暮。
精卫精卫汝不知,沧海终有陵谷时。

50 《用敖教所赠诗韵送行》 宋·陈淳

臞菴先生仙籍豪,固非尘中浪骼骨。
挺特不随时世妆,那学儿女夸首髴。
朅来龙江主文盟,鑪锤广大无弃物。
裁狂雕朽谁弗容,游刃三年不少{屈刂}。

51 《忆云之》 唐·元稹

为鱼实爱泉,食辛宁避蓼。
人生既相合,不复论窕窕。
沧海良有穷,白日非长皎。
何事一人心,各在四方表。

52 《忆云之》 唐·元稹

为鱼实爱泉,食辛宁避蓼。
人生既相合,不复论窕窕。
沧海良有穷,白日非长皎。
何事一人心,各在四方表。

53 《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次用本韵)》 唐·元稹

忽见君新句,君吟我旧篇。
见当巴徼外,吟在楚江前。
思鄙宁通律,声清遂扣玄。
三都时觉重,一顾世称妍。

54 《早渡扬子江(时王璠在浙西)》 唐·李绅

日冲海浪翻银屋,江转秋波走雪山。
青嶂迥开蹲虎戍,碧流潜伏跃龙关。
地分吴楚星辰内,水迫沧溟宇宙间。
焚却戍船无战伐,使知风教被乌蛮。

55 《杭州观潮》 唐·姚合

楼有章亭号,涛来自古今。
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
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沈。

56 《感怀诗一首(时沧州用兵)》 唐·杜牧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
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

57 《感怀诗一首(时沧州用兵)》 唐·杜牧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
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

58 《送陆肱归吴兴》 唐·李频

雪后江上去,风光故国新。
清浑天气晓,绿动浪花春。
劝酒提壶鸟,乘舟震泽人。
谁知沧海月,取桂却来秦。

59 《汴河十二韵》 唐·许棠

昔年开汴水,元应别有由。
或兼通楚塞,宁独为扬州。
直断平芜色,横分积石流。
所思千里便,岂计万方忧。

60 《赠头陀僧》 唐·张乔

自说年深别石桥,遍游灵迹熟南朝。
已知世路皆虚幻,不觉空门是寂寥。
沧海附船浮浪久,碧山寻塔上云遥。
如今竹院藏衰老,一点寒灯弟子烧。

* 关于沧海浪的诗词 描写沧海浪的诗词 带有沧海浪的诗词 包含沧海浪的古诗词(2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