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沾襟的诗词(260首)

101 《临江仙 君培书来,劝慰殷勤,以词答之·》 现代·顾随

拄杖掉头径去,新来常爱登临。
小红楼上六弦琴。
四围山隐隐,万古海沉沉。
眼下千秋事业,生前几寸光阴。
三千里外故人心。
倚阑良久立,北望一沾襟

102 《哭李端》 唐·周朴

三年翦拂感知音,哭向青山永夜心。
竹在晓烟孤凤去,剑荒秋水一龙沉。
新坟日落松声小,旧色春残草色深。
不及此时亲执绋,石门遥想泪沾襟

103 《送儿上前线》 近代·任锐

送儿上前线,气壮情亦怆。
五龄父罹难,家贫缺衣粮。
十四入行伍,母心常凄伤。
烽火遍华夏,音信两渺茫。

104 《孝宗皇帝挽词五首》 宋·陈傅良

但谨鸡鸣问,何知鹤发侵。
石经方典学,盟载更关心。
四海尧丧毕,三年舜慕深。
匆匆付神器,长乐尚沾襟

105 《鲁港》 宋·柯茂谦

十年回首付沾襟,断甲沉沙齿齿深。
可惜使船如使马,不闻声鼓但声金。
人歌鬼哭都堪泪,木落江空正独吟。
遗老萧条渐无语,酒旗飐飐出芦林。

106 《挽薛艮斋》 宋·何伯谨

剀切忧时论,慈祥济物心。
贾生年尚少,平子虑何深。
徒抱经纶志,俄闻讣告音。
朔风传薤挽,谁不泪沾襟

107 《寄陈赤嵌》 宋·何文季

英雄空有泪沾襟,千古兴亡感慨深。
邱壑正多亡国恨,干戈消尽读书心。
容身天地生何补,入眼风霜老不禁。
却笑红尘知退晚,能教早计卧山林。

108 《答大年马丞相》 宋·胡如壎

人生寄浮云,世味如嚼蜡。
甯分螬半食,肯农乌三匝。
纷纷相彼我,此道方噂沓。
君看王孙猨,爱恶卒难合。

109 《题三岩》 宋·黄登

飘然投绂卧云林,一片平生铁石心。
不是遗文能动我,谁令吊古便沾襟
身同逝水几寒暑,名在空山无古今。
仰止高风琴床下,还教三叹薄朝簪。

110 《听悟师弹招隐》 宋·黄顺之

悟师手携清风琴,为我再奏招隐吟。
九原灵均不可作,后人遗恨空沈沈,令我听之泪沾襟
楚山日落秋声起,

111 《洪遂良自京师东归赠以诗》 宋·姜大民

故山西郭有园林,之子东归抱短琴。
衣锦未论当日事,首丘聊慰阿翁心。
春风桑梓欢娱极,秋雨松楸感慨深。
莫写渭阳图画里,令人披阅重沾襟

112 《诏赦至感而有诗》 宋·聂守真

乾坤杀气正沉沉,又听燕台降德音。
万口尽传新诏好,累朝谁念旧恩深。
分茅裂土将军志,问舍求田父老心。
丽正立班犹昨日,小臣无语泪沾襟

113 《挽崔舍人》 宋·史弥大

忆昨登瀛日,相亲意最深。
耽书加我辟,体国见君心。
遽就黄粱梦,空遗丹扆箴。
堂堂那复有,衰涕泫沾襟

114 《古意》 宋·舒岳祥

客从南方来,遗我薰风琴。
薰风未易致,且奏易水吟。
高浪忽起立,四顾变愁阴。
征马立踟躇,旁人泪沾襟

115 《偶成》 宋·吴明老

西风飒飒动长林,斗酒沽来伴月斟。
慷慨未应忧短褐,悲歌元不为秋砧。
谁云塞马年年健,自是君门浩浩深。
世祖丰神似高帝,楚囚珍重莫沾襟

116 《听筝堂》 宋·杨备

雁柱鸾弦十有三,南山安石位岩岩。
逡巡奏罢金滕曲,堂上沾襟欢不凡。

117 《听筝堂》 宋·杨修

雁柱鸾弦十有三,南山安石位岩岩。
逡巡奏罢金滕曲,堂上沾襟叹不凡。

118 《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无人烟云是四川赴汴都大》 宋·曾黯

蜀人在昔朝京路,斥堠摧颓草木深。
马驿锦官俱改辙,兽蹄鸟迹动惊心。
生人采捕祠乌鬼,强客椎埋隐绿林。
何日五丁开故道,关河北望可沾襟

119 《感往昔》 明·葛高行文

岁聿莫而历蹇兮,执霜心以为柄。
扬真气之馥馥兮,叩寂寞而见性。
刷淟涊之流俗兮,佩蕙纕以自解。
惊箕伯之袭帏兮,撞我思之悠悠。

120 《厓门吊古三首》 明·梁有誉

炼石衔沙昔日心,千年犹为一沾襟
朔方骏没金瓯缺,沧梅龙归玉玺沈。
云断野乌翻夕照,雨余芳树锁秋阴。
风光不似西湖景,空使英雄感慨深。

* 关于沾襟的诗词 描写沾襟的诗词 带有沾襟的诗词 包含沾襟的古诗词(2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