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注官的诗词(148首)

21 《送袁都官知徽州》 宋·魏了翁

英英蓬省郎,表表秋官属。
剑佩行青霄,扬且鬓双绿。
掉头不肯住,去作新安牧。
班班莱氏衣,粲粲学了服。

22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宋·吴潜

洪穴隄凡九,泄水注之江。
荷锸来如织,奔湍去若撞。
雨声虽断续,潦势已宾降。
想见鱼秧泛,沙汀白鸟双。

23 《陈推官幽居十咏·星湾晚钓》 宋·王炎

割据一湾风月,棹行冲破青苹。
未有霜鳞贯柳,注心不在垂纶。

24 《点绛唇 癸酉夏六月五日同河中府官宴白楼》 元·王恽

倚槛清歌,一声高遏行云住。
长河倾注。
不煞曦轮暑。
燕寝清香,画栋珠帘雨。
人何处。
一尊绿醑。
满眼青山暮。

25 《成都二月十五日补试院呈同官》 宋·项安世

向来耆旧日争辉,太息西来万事非。
一笑烘堂吾岂敢,百年尤世泪仍挥。
洋洋大国风流在,奄奄诸生气息微。
欲挽岷江注东海,吾衰无力只思归。

26 《送李回》 唐·李颀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
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
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27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唐·岑参

蒙叟悲藏壑,殷宗惜济川。
长安非旧日,京兆是新阡。
黄霸官犹屈,苍生望已愆。
唯馀卿月在,留向杜陵悬。

28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唐·岑参

蒙叟悲藏壑,殷宗惜济川。
长安非旧日,京兆是新阡。
黄霸官犹屈,苍生望已愆。
唯馀卿月在,留向杜陵悬。

29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高适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
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
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
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

黄河抒怀感慨忧国忧民

30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 唐·高适

颂美驰千古,钦贤仰大猷。
晋公标逸气,汾水注长流。
神与公忠节,天生将相俦。
青云本自负,赤县独推尤。

31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骊山温汤之东有龙湫)》 唐·杜甫

东山气鸿濛,宫殿居上头。
君来必十月,树羽临九州。
阴火煮玉泉,喷薄涨岩幽。
有时浴赤日,光抱空中楼。

抒情友人

32 《晚登瀼上堂》 唐·杜甫

故跻瀼岸高,颇免崖石拥。
开襟野堂豁,系马林花动。
雉堞粉如云,山田麦无垄。
春气晚更生,江流静犹涌。

33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唐·杜甫

丹雀衔书来,暮栖何乡树。
骅骝事天子,辛苦在道路。
司直非冗官,荒山甚无趣。
借问泛舟人,胡为入云雾。

34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唐·李益

三考四岳下,官曹少休沐。
久负青山诺,今还获所欲。
尝闻玉清洞,金简受玄箓。
夙驾升天行,云游恣霞宿。

35 《南山诗》 唐·韩愈

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写山

36 《岳阳楼别窦司直》 唐·韩愈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
自古澄不清,环混无归向。

37 《答张彻(愈为四门博士时作张彻愈门下士又愈之从子婿)》 唐·韩愈

辱赠不知报,我歌尔其聆。
首叙始识面,次言后分形。
道途绵万里,日月垂十龄。
浚郊避兵乱,睢岸连门停。

38 《祭退之》 唐·张籍

呜呼吏部公,其道诚巍昂。
生为大贤姿,天使光我唐。
德义动鬼神,鉴用不可详。
独得雄直气,发为古文章。

39 《赠梅处士》 唐·张籍

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
讲易自传新注义,题诗不著旧官名。
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
天子如今议封禅,应将束帛请先生。

忧国忧民

40 《恼公》 唐·李贺

宋玉愁空断,娇饶粉自红。
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
注口樱桃小,添眉桂叶浓。
晓奁妆秀靥,夜帐减香筒。

* 关于注官的诗词 描写注官的诗词 带有注官的诗词 包含注官的古诗词(148首)